杭州运管约谈5家专车企业 私家车冒充专车要罚1万

27.03.2015  11:48

     杭州网讯 Uber(优步)、滴滴等打车软件已经风靡杭城,“专车服务”在给市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隐患。3月26日,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组织了对滴滴专车、一号专车、Uber(优步)、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5家专车企业的第13次约谈,但Uber(优步)缺席。

     12辆冒充“专车”的私家车 已被罚款1万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专车服务”出现在杭州市场上,并迅速传播开来,“专车服务”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较之传统的出租车更为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另一方面又由于其是新兴事物,目前还未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其合法性、安全性等问题也备受瞩目。

    近期,市交通运管部门也收到了一些消费投诉,根据相关法规,查扣了14辆以“专车”为名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并已对其中12辆各处以了1万元的行政处罚。

     目前“专车服务”存在3大问题

    目前,“专车服务”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在约谈中,市交通运管部门认为,目前杭州市场上的“专车”,主要存在主体把关不够严格、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到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主体把关不够严格方面,主要表现:存在私家车参与“专车服务”;专车驾驶员背景审查不够严格;专车驾驶员缺乏系统安全驾驶培训;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不全等。

    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到位方面,主要表现:对消费者未尽到法律风险告知义务;消费者侵权损害赔偿制及消费纠纷调解制度不够健全;不主动提供消费服务单据等。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方面,主要表现:约单的车辆和驾驶员与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人员不一致;专车驾驶员不文明驾驶;专车驾驶员道路不熟悉等。

    市运管提出5条意见 规范专车服务

    面对这些问题,市交通运管部门对专车企业严正的提出了5条指导意见,即清理存量,禁止私家车利用平台从事非法营运;严把增量,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审查和培训;保障消费者权益,切实履行应尽义务;建立与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等。

    在约谈会上,专车企业也作出相应的表态,将支持和配合监管部门。

    市交通运管部门表示,在专车服务等互联网新兴业务蓬勃发展之际,要给互联网服务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更不能让黑车借机恣意横行。

原标题: 杭州运管约谈5家专车企业 私家车冒充专车要罚1万 作者:见习记者 胡菲菲 通讯员 康琦 网络编辑: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