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审批时代的政府采购代理市场走势

24.12.2014  11:36

     宾:    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调研员 吴小明    北京华采招标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鸿斌    中融国远招标代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攀    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政府采购服务分公司总经理 周忠寿    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招标三部部长 胡静    河南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振立    湖南省国鼎招标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柳艳柏    海南菲迪克招标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时明    四川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红    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律师 孟庆亮     主持人: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采购代理行业跨时代的一年——包括政府采购代理资格在内的多项资格审批或认定先后取消,采购代理行业进入了后审批时代。代理机构将摆脱资质的束缚,以更自由、更有主动权的姿态进入市场。    更多的自由与主动,意味着更多的挑战。新形势下,代理机构怎样才能紧跟潮流,凸显专业精神,抓住市场,做好自律?这是简政放权的时代潮流交给采购代理市场的问题。    ◎ 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讨论。今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修改,取消了财政部门负责实施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事项。    事实上,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通信建设项目招标、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代理资格管理已经或废止或下放地方。请问,各位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吴小明:截至政府采购甲级资格认定取消前夕,财政部授予资格的代理机构数量为:甲级1067家,乙级2425家,共计3492家。这一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政府采购代理市场主体庞大。    今年8月,我们在前往财政部申请或延续甲级资格的代理机构中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代理机构规模普遍不大,代理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差异较大。规模在100人以上的约占10%,年营业额在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代理机构数量最多,占43.75%。其中,年营业额最高的达2000亿元,最低的为500万元。    结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过去,资格认定政策为市场培育了大量代理机构。现在,需要放开市场,让代理机构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周忠寿:我猜测,在资格认定刚刚放开时,可能会出现一拥而上争夺业务的局面,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随着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会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经过大浪淘沙,操作人员素质高、操作规范的代理机构才能生存下来。    主持人:据《中国政府采购报》获得的信息,一些原本与代理业务不搭边的拍卖行、咨询公司纷纷前往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备案。对于这一现象,在座的各位怎么看?    丁攀:当“资格门槛”取消后,此前未涉足政府采购代理的公司,可以通过业务整合与战略调整来进入这一领域。但是这样可能对公司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这些公司而言,福祸难知。    柳艳柏:财政部门在加大服务类项目政府采购力度的同时,重推PPP模式。这些新政策将培养出新市场,也给代理机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时,谁能强占市场先机,谁就能脱颖而出。    冯鸿斌:我对取消资格认定后的代理市场充满信心。    陈振立:从代理向咨询转变,这是我们公司应对时代变化的思路。仅提供采购代理程序服务的代理机构将面临更大压力,代理机构必须向管理咨询的方向转变才能占领市场。    眼下,我看好两个方向:其一,加入GPA后,为前来中国开拓市场的国际供应商提供咨询;其二,在PPP全面铺开之后,为各方市场主体提供咨询。这两个方向将有很多新业务,我们必须先把自己培养成行业专家。    彭时明:一些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代理机构甘心屈居大公司在外地的分公司,代理资格成了这些机构的展业保护伞。资格认定取消后,落后代理机构失去合法展业的资质屏障来保护,会被市场淘汰。    吴小明:后审批时代,准入门槛简化了。代理机构进入市场的程序,从提交申请表、资质、人员、业绩4大本申请材料简化为填写一页《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登记表》。不过,程序简化的结果是:代理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采购人面对代理机构时,没有了“资格标杆”,必将更加看重代理机构的实力。而代理机构人员素质、业绩等是其实力的体现,这与审批时代的要求非常接近,只是今后,评价标准和尺度将更加多元,因此,代理机构需要适应多元评价体系。    主持人:看来,大家对后审批时代的市场准入门槛认识非常一致:表面看来,没有资格认定就意味着没有准入门槛。但实践中,市场主体骤增,代理机构在更加严酷的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想要避免淘汰,就必须加强自我锤炼。以此看,市场准入门槛其实不降反升。    ◎ 监管重心向事后转移    主持人:吴处刚才谈到准入程序被大大简化了。事实上,准入程序简化的背后,是监管思路的变化。    孟庆亮: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3、20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认为通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自律管理,或者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应当对设定该行政许可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此次修法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在形势变化中,依据《行政许可法》做出的自我完善。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取消后,财政部门应当主要通过事后监管方式规范采购代理市场。财政部门可将工作重心转到事后监管,通过日常处理供应商投诉及其他控告检举、定期对采购代理机构执行采购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方式,做好采购代理市场的监管工作。    吴小明:财政部每两年对甲级代理机构进行大检查,最近,财政部向36家代理机构发出责令整改的处理决定,其中包括8家央企。这些代理机构的主要违法行为集中在: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倾向性条款、信息公告内容不完整、未及时退还投标保证金等问题。因此,我相信,在强有力的事后监管支撑下,后审批时代的代理市场不会陷入混乱。在未来,我们还应努力建设统一完整的检查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事后监管。    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对代理机构监督管理有明确规定。《政府采购法》71、72、76条分别规定了对代理机构不同程度违法行为的相应处罚。    主持人:谢谢吴处对现行事后监管制度的介绍。对于未来统一完整的检查指标体系,各位有什么建议?    张红:我认为政府采购监管系统应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并将其作为评价代理机构的标准。监管部门可通过快速建立评价制度和信用体系的举措,引导行业各方主体的行为,形成公平合理、公开透明、优胜劣汰的行业管理局面,同时避免过度监管,从而保证行业形成健康生态,有效推动政采事业健康发展。    周忠寿:首先要管好机构。监管机构可对代理机构的各项行为进行评分、公示、记录,给采购人选择代理机构提供参考。其次要管好从业人员。监管机构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法律法规等进行培训,对从业人员操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并公示,违规记录达到一定数量的不允许从业。    此外,事前的管理不应该被全然忽略。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代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从业人员人数、内部控制制度等。监管部门可通过引导措施,帮助代理机构在进入市场之前将这些要素配备到位。    ◎ 行业自律重要性凸显    主持人:在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取消后,部分代理机构担心市场会陷入混乱。因此,他们呼吁成立行业协会。对此,各位怎么看?    孟庆亮: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取消后,可以通过采购代理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方式规范采购代理市场。因此,财政部门可以会同主管社会组织工作的民政部门,通过培育采购代理行业的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支持其制定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行业自治规范,指导其做好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对成员单位采购代理机构的自我管理功能。    吴小明:从今年8月调查情况看,有80%以上的代理机构呼吁尽快成立行业协会,期待通过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行业管理,监督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政府采购行业自律,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行业自律:一是研究制定政府采购行规行约、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规范,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二是组织开展政府采购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三是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做好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登记、评价等管理和服务工作;四是根据需要,组织开展政府采购业务及行业管理经验交流,举办展览和论坛等活动等。    柳艳柏:我认为行业自律组织的性质应是民间社会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如进行业务培训,制订行业收费标准等。行业自律机构不是代理机构监管部门,不应越权行事。    彭时明:“资格门槛”没有了,但行业门槛还得有。行业自律组织应当将行业准入门槛作为行业自治事务来抓。不能通过行政手段,而是通过行业引导措施促进行业准入门槛的形成。    张红:行业自律水平的提升是由外驱动力和内驱动力推动的。科学合理的行业管理机制作为外驱动力,可引导代理机构爆发内驱动力,提升专业化水平。代理机构的内驱动力则体现在代理机构的内控上,要做好行业自律,代理机构应充分激发自身的内驱动力。    主持人:接下来,请各位谈谈代理机构如何推动行业自律建设。    胡静:强化市场主体的诚信自律责任,这是规范代理市场的基石。每个市场主体都应从自律管理角度出发,抵制虚假招标、串标围标、违规代理等行为。政府采购工作具有法律政策性和技术经济性的特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决定了《政府采购法》的贯彻效果和市场秩序的规范程度,决定了行业服务水平和发展前途。为此,改变从业队伍素质结构参差不齐的现状,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已成为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丁攀:在后审批时代,我们要积极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以行业协会为中流砥柱,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培训等。以广而专为不懈目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实时关注行业动态,为采购人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以良好口碑树立行业信誉,以开拓创新巩固自身实力。同时,我们会不断加强业内交流,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与业内同志齐心协力、同舟同济,共创招标代理行业美好未来。    主持人:放权不等于放任。在国家对招标代理市场放权之后,代理机构如何做好自己的行业自律?这是时代给代理市场提出的新的问题,需要每一家有责任的代理机构去思考、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