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首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产生

22.10.2014  19:10
——全市机动车维修行业3万余名职工有了保底工资价

  浙江工人日报讯 通讯员赵清、杨菁 记者王海霞报道 9月23日,宁波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代表和工会联合会代表共同签订了行业工资集体协议。这代表着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筹备,以及当天企业主、企业工会代表的共同协商、讨论、表决,宁波市首份、也是全省首份地级市的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在宁波市机动车维修行业中正式产生。根据协议,该行业职工按所在地区、不同工种,岗位最低工资标准将从1660元至4400元不等,下月起执行。
  宁波机动车维修行业覆盖企业多,规模经营水平差异大,所需技术工人及普通工人数量都很大,人员流动频繁。为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在市、县(市)区两级总工会指导下,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会同工商联对行业近3年平均工资水平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拟定协商的各工种岗位最低工资标准议案。
  从已经正式签订的协议看,机动车维修企业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每类企业又将维修职工细化为若干个工种:如钣金工、机电工、油漆工、检验员等,每个工种又细分为:组长(师傅)、中工、小工三个职务。再结合地区差异,最终形成了三大类9个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工资标准。此外,协议重点还有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和工资支付办法等。
  相对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无论在协商层次、覆盖范围、减少社会成本、提升协议质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优势,因此是当前宁波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和努力方向。“此次机动车维修行业在开展全市范围的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为我市3000多家相关企业、3万余名职工撑起了保护伞,也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宝贵经验。”宁波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保底工资,员工和老板都觉得“比过去踏实”。“对员工肯定是好事。”宁波宏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钣金师傅童保桉说:“协议的最大保障是给出了最低工资标准。我的标准是每月4100元,虽然现在每月实际收入肯定比4100元高,但这是要和修理数量、提成挂钩的,这次有了最低价,心里比过去踏实多了。”和职工方一样,老板也觉得比过去踏实。现场,一位姓方的老板说:“员工来来去去,我自己都记不住。希望通过协议,能让员工更稳定。而且,同一个工种不同级别的最低价都标出来,也能让员工安心,努力提高技术。这对员工本人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