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局全面夯实统计基础赢质量

19.03.2015  16:16

近年来,嘉兴市统计局进一步深化强基础、强能力为主题的统计“双强”行动,在统计工作中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快改革创新,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业务规范,努力构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基层统计网络。 镇(街道)统计机构全覆盖。经过上下努力,2003年起在全市镇(街道)普遍建立了统计机构,此举得到了国家局和省局领导的高度赞赏,在兄弟市纷纷得到推广。目前,全市73个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统计中心,配备统计人员428名,平均每个镇(街道)5.86人。嘉兴市三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都建立了统计分局,壮大了基层统计力量。嘉兴市还全面推广统计中心星级制工作,通过星级评价的方式,推动镇(街道)统计中心工作水平的综合性提升。探索社区统计网格化管理。全市近1200个村、社区均建立了统计网点,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1267人。为了真正实现全覆盖、无盲区的统计管理格局,积极开展统计网格化管理试点,重点探索统计名录库的实时清查与更新机制。功能区统计得到增强。成立了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统计局;对嘉兴港区与乍浦镇统计中心进行了整合,增挂了港区统计局牌子;针对滨海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建立了滨海新区统计工作协调机制。

二是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 统计名录库实现动态维护。早在本世纪初,嘉兴市不仅利用第一、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建立起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而且开创性建立个体经营户名录库。此后,统计名录库建设长抓不懈,相继制订了统计名录库更新维护制度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各统计专业联动、部门信息共享、基层动态维护的良好机制,确保及时、动态、高效更新维护名录库,提高名录库工作质量。目前,全市在库维护法人单位9.36万家,产业活动单位1.2万家,切实做到“先入库,后有数”。统计规范化制度日趋完善。市政府在全省率先颁布了《嘉兴市统计管理办法》(市政府第39号令),并相继出台了《加强部门统计工作意见》、《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意见》,《加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的意见》、《加强和规范统计台账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统计信息化走在前列。从2006年起开始实行统计联网直报制度。2012年按照国家和省统计局的要求成功实施企业一套表改革,2013年顺利完成全市网上直报系统平台全新构建,国家、省、市联网直报平台协同运行。市级宏观综合数据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统计信息服务迈上了新台阶。充分利用电话调查系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提高了调查的客观性和可信度。2014年开发主要数据发布新平台,嘉兴统计手机版APP正式全面使用,进一步优化统计服务的现代方式。

三是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打造“学习型”组织。领导班子带头学,市统计局党组被评为全省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坚持举办中层干部读书会和开办统计课堂。成立统计分析研究项目组,“传帮带”提升年轻干部统计研究能力。打造“服务型”干部。局内建立每月一走访的制度,2014年还专项组织了服务业和投资项目的走访服务,实地了解数据质量,为基层在统计业务上进行排忧解难。2014年,全局干部紧紧围绕“五水共治”、第三次经济普查、经济形势监测等重点工作,累计开展走访服务活动162人次,其中领导带队走访106人次。打造“业务型”能手。坚持不懈开展统计继续教育,自编的继续教育教材在全国获奖。每年组织2千余人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此外,每年定期开设面向企业统计员、辅助调查员、乡镇(街道)统计人和统计法制骨干等业务培训,面广量大,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