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五水共治”工作用“四个全面”精神统领

30.04.2015  16:30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的总纲领。用“四个全面”精神统领“五水共治”工作,既是社会生产环境的关键环节,又是社会生态发展服务民生的主攻方向,必须全力以赴、克难攻坚,打赢“五水共治”这场仗。
  一、服务民生,大力治水奔小康
  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基础。五水共治,扩投资,促转型,惠民生。台州因水而富、因水而强、因水而美,水清则州强、水净则民康。治好台州之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一步,是实现台州梦的关键一步,是谋发展促小康的战略一步。要创新调整治水新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要治污水。通过对工业、农业、城镇、农村等各类污染源的全面“出击”、截污纳管、铁腕治污,促进转型升级,发展生态产业,改善城乡环境,建设“一都三城”,创造康美生活。二要防洪水。通过防洪治理保护生态基础,科学巩固统筹建设,沿河群众才能放心安心奔小康。三要排涝水。在城市或乡村,涝水不排,臭水则生,更大的危害势必接踵而来,因此治水需标本兼治、讲究实效,编制规划、实施工程、完善预警,更要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监测系统,提高排涝设施维护水平,提升防汛应急抢险能力。四要保供水。优化城乡供水网络,提升供水水质,使广大群众喝得上放心水。五要抓节水。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保障奔小康之路。
  二、心系民生,聚力兴水深改革
  一是节水灌溉,改革高效农业。二是除险加固,改造惠民堤坝。三是保护饮水,制定用水政策。四是整治河流,改革防洪体系。五是深化水利改革,实施一批水源工程。只有科学治水、兴水,才能惠民生、谋发展、促改革。只有制订和完善适合台州特色的治水制度,才能推进科学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治水改革,是宜居美城的建设动力,也是民声所指、民众所盼、民心所向。要结合台州实际,在“十二五”末期、“十三五”初期必须抓好改革推进工作。下阶段的重点是要紧紧抓住改革机遇,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大力实施配套工程,做活水文章,抓好全民治水、全方位治水,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三、监管到位,着力护水强法治
  要强化法治意识,突出法治理念,护好青山绿水,保障“五水共治”取得实效。一要全面开展水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污染防治,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二要全面开展水污染大排查、大整治,实现治水项目大推进、大实施,强化环保执法大监管、大调查,进一步强督查抓落实,严追责造氛围,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加强治理、遏制违法排污,杜绝重特大水污染事故发生,建立健全联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治污实效。三要突出重点,关键是做到全面、彻底、科学、依法,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偷排、直排等违法行为;加大新《环保法》的宣传力度,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做到治污有突破,安全有保障,转型有成效,服务有提升,发展有提速,夺取治水和护水的双胜利。
  四、考核到位,党员带头敢治水
  一要在思想上从严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同时,要深入学习科学治水的政策和方法,为提高治水能力打好知识基础。二要在制度上从严管理。出台相关的考核激励办法,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把党员干部在治水工作中的表现和实绩作为其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倒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三要在纪律上从严遵守。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纪律何谈治水,身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性原则,保持优良传统,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四要在形象上树立标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勇当治水先锋、争做护水模范,带头节水护水、带头拒污减排、带头率先垂范。治水之路需各方协同配合,才能奏响保护青山绿水的实干乐章。
  “四个全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全市一盘棋,合力整治到位。要建成小康社会,“五水共治”是基础,也是关键。必须以改革进取的精神做好各项“五水共治”工作,强化法治护水观念,加强队伍建设,为台州建设“山海宜居美城”作出更大的新贡献!(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