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涉水拆违助力“五水共治”

03.08.2015  14:23

河边违建拆除后,环境好了很多。这是南浔区旧馆镇新兴港村一家木制品企业的涉水违法建筑被拆除后,附近村民最直观的感受。

日前,南浔区水利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该木制品企业正在东侧的河道中搭建一个构筑物,已完成8根水泥桩和一条沿浜岸铺设的碎砖路。为方便搭建,施工人员还组建了脚手架。构建筑全部在河道范围内,面积近100平方米。

执法人员当场完成调查取证,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停止搭建,限期整改。

“水里除污的同时,岸上治根也刻不容缓。”南浔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涉水违建是水环境的污染源之一,不单破坏河道自然景观,更影响行洪、排涝和水利工程安全。对此,南浔区全面推进“三改一拆”,加快涉水拆违进度,助力“五水共治”。

今年来,南浔区水利局充分发挥“群众、村委会、镇、区”四级快速动态监管执行网络的作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公布举报电话、网上举报信箱等,全方位监控涉水违法建筑。

注重将“三改一拆”行动与“五水共治”、“河道保洁”等工作有机结合,互动互促,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出动执法力量,做到新增违建“冒头就打、即查即拆”,并且在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也注重结合实际,加强教育引导,对当事人进行疏导。

南浔区双林镇一位居民原本打算在河道边搭建一个仓库,需要用到的材料都已采购完全,在搭建前夕被正在巡查的执法人员发现了。

在执法人员的劝说下,该居民不仅自己放弃了违法搭建的念头,还一起劝导附近的居民。

为全面推进涉水拆违工作,南浔区采取自拆与强拆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鼓励和督促当事人自行拆除,对未在期限内整改或拒绝自行拆除的,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倘若逾期,有关部门则组织力量强行拆除。此外,全面深化拆违绿化工作,坚持拆违和“河流洁化、河岸绿化、沿线美化”相结合,让河道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南浔区共现场阻止涉水违法现象4起,立案查处2起,拆除各类涉水违章建筑物1326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