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区城镇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22.10.2014  21:31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全国老龄委提供的数据,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2055年,中国更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老龄人口的关怀力度,完善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近期,丽水市统计局通过“12340”民情民意调查热线,在莲都区城镇范围内随机抽取3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开展了“城镇居民养老服务需求”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本次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60-69岁的占39.7%,70-79岁的占36.7%,80岁及以上的占23.6%。可见,年龄在70岁以下的老年人还是养老服务最大的需求群体,但7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群体。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被调查者占47.7%,女性占52.3%。女性老年人多于男性。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300名老年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总数的77.3%,高中、中专、职技校文化程度的占12.0%,而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的仅占10.7%,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显(见图1)。

 

 

2.老年人对目前老年生活总体评价比较满意

在被调查者中,对老年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的占87.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2013年被调查者对老年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的占89.0%)。从分项指标看,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占41.0%、24.0%和22.3%,但仍有12.7%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老年生活不满意或不清楚。

3.三分之二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或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66.3%,与子女同住的占33.7%,老年人“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4.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很好的占29.7%,健康或一般的各占33.0%,身体很差并伴有严重疾病的占4.33%,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90.7%,半自理的占8.0%,不能自理的占1.3%,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说明全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

5.配偶与子女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总数的73.0%,配偶不在的占25.0%,没有配偶的为2.0%。再从老年人子女的数量来看,有1个、2个、3个子女的分别占13.7%、22.7%、31.6%,居前三位,有4个及以上子女的占32.0%,无子女的没有(见图2)。目前,多子女老年人还占多数,但已明显呈现日趋减少趋势,独生子女老年人目前虽还居少数,但也明显呈现日趋增多趋势,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逆转。

 

6.月经济 收入 情况

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的分别占41.7%、26.3%、19.0%,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13.0%(见图3)。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

7.主要经济来源

在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收入方面,以离退休金为养老经济主要来源的占34.7%,由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主的占27.0%,劳动收入为主的占21.0%,以养老保险金为主的占11.3%,以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主的占4.7%,以财产性收入为主的占1.3%。(见图4)

 

(二)市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调查显示,对目前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情况,有47.3%的老年人认为还满意,但高达52.7%的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服务不清楚或不满意。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时,92.0%的老年人还是依靠家人解决,仅有1.3%的老人通过找社区来解决,另有6.7%的老人会请邻居或亲朋好友来帮忙,从以上调查数据说明了目前社区服务项目知晓度不高,服务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预期较高,希望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具体分类来看,希望提供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最多,占82.0%,其次是要求提供家政服务、应急救助及精神慰籍,所占比重分别为28.0%、27.7%和25.0%。希望提供安全检查及热线咨询的分别占24.7%和17.6%。(见图5)

 

 

(四)七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

调查显示,在目前的各类养老模式中,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有77.0%的老年人选择由子女负责的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家庭养老,两类家庭养老的比重合计达到89.7%,接近九成。其次,政府或社会办的集中养老模式也比较受欢迎,分别有10.3%和12.3%的老年人倾向于入住老年公寓、福利院和敬老院。

三、满足城镇居民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1.关爱“空巢老人”,重视精神赡养

全社会都要来重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成员要负责,年轻人要多承担体力劳动,给足老人生活费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们精神慰藉。社会服务功能要强化,社区要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

2.提高养老金待遇

尽管已连续几次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但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加上近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快,因此,要继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

3.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4.加快各级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加快市、区及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形成档次不同、面积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活动设施,方便老年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度过幸福的晚年。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物美价廉的旅游线路,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满足老年人出游需求。积极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发挥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4级办学网络,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