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桐庐以物业化管理为抓手提升小型水库管理水平

24.07.2017  13:12

 

桐庐以物业化管理为抓手提升小型水库管理水平

 

【本站7月24日讯】桐庐县纳入水利工程标准化的工程总计197个,其中小型水库89座。这些小型水库零星散布在全县的各个乡镇,由于地处偏远,管理困难,设施破损严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桐庐县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

主要做法:一是明确经费来源,确定管护对象。依照省水利厅颁布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对全县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费用进行测算,确定维修养护费用按平均2万元/座计,由财政包干。物业化管理实施对象为全县71座已完成除险加固的小型水库。

 

二是落实项目业主,明确物管公司要求。以水利局下属的桐庐百川水利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业主,将71座小型水库维修管护工作统一打包,进行公开招标确定物业化管理公司,物管公司资质要求为水利工程养护企业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的独立法人。

 

三是明确管护内容及要求,提高管护针对性。在合同中明确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系统、上坝道路、管理房、启闭机房、水雨情观测设施等的管护内容及要求。规定管护人员在每次巡查、养护后根据业主提供的标准格式做好巡查、管护记录,每季度在原址拍摄管护前后照片并报发包人以作对比,确保管护到位。实行管理养护月报制,每期月报报业主和各乡镇(街道),在汛前、汛后对71座水库各组织一次全面的专项检查,出具专项检查报告报水利局,年终编制全年总结报告。

 

四是建立考核体系,确保管护质量。在合同开始履行时,要求管护单位编制水库管理养护制度和维修养护计划报发包人审核;履行期间,水利局和乡镇(街道)、村的工作人员对管护情况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查和专项考核,依照水库管理养护日常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物业化管理单位及时整改;合同完结前,还需核对维修养护制度、计划实际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下一年的考核制度提供依据。

实施成效:桐庐县自针对小型水库开展物业化管理工作以来,标准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乡镇(街道)和当地村民的好评。工程外观方面,上坝道路通畅,坝身整洁,库面清洁,草皮平整;工程设施方面,溢洪道畅通,放水设施使用灵活,水雨情观测设施运行正常;工程安全方面,通过物业化的管理,险情能即时上报,降低了险情发生概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