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冬装加工一条街深陷“飘雪”之困 暗藏无穷隐患

10.12.2014  10:20
   

在五堡社区内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堆积在路边的绒絮,风一起就漫天飞扬。

 

  #!diantou!# ( 今日早报记者 钱祎 李攀文/摄) 五堡社区位于杭州江干区彭埠镇东南,因护塘堡站得名。

  2007年,随着杭州城区扩展和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彭埠镇撤村设居,地处江边的五堡成为14个社区之一。

  随后,六七百家庭式服装经营加工场所陆续涌入五堡。

  这里逐渐成为杭州有名的“服装加工一条街”,主要以生产冬装为主。

  眼下,这六七百家服装经营加工场正迎来一年里最旺的销售季节,而整个社区也被裹带着提前进入了“大雪飞舞”的时节——

  那些来自加工作坊的棉絮、羽绒、飞丝等边角料随风飞扬,看似浪漫,却暗藏隐患无穷。

  现状》》》

  路边处处堆“白雪”,“柳絮”满天飞

  钱潮路自西向东,穿五堡社区而过,算是一条主干道。路两旁几乎都是销售各类服装的商铺,其中应季的羽绒服和棉服占了绝大多数。

  这些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服饰,大都产自商铺后的家庭式服装经营加工场,这类“前店后场”的组合在五堡很常见。

  这些家庭作坊大都“隐藏”在小巷子中。而一走进这些小巷,你就要习惯和漫天飞舞的绒絮“打交道”。行人走在村道上,总会时不时地掸一掸身上,一阵风吹过,裤脚、衣襟和头发上往往就粘上了不少白絮。

  一条条狭窄的巷道上,人们早已习惯了随处可见的绒絮,马路上、树丛中、家门口……白白的一大片,有时远远看去,就像刚下过一场大雪。

  垃圾站在这里形同虚设,不是因为不够多、不够好,而是再怎么设置都阻挡不了绒絮的迎风飘扬。几乎每个垃圾桶边上,都被服装废料和绒絮堆了个严实。

  一家小超市就建在一个垃圾堆放处的东南角,说起绒絮,超市老板无奈地连连摇头,“冬天西北风一来,每天一大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扫绒絮,不然连生意都做不了。”

  为了挡住这些恼人的绒絮,超市门口还特意装上了一个掀帘。

  老板在五堡“土生土长”,他记得以前的五堡并不是这个样子,“开服装店的也很多,但没有现在这么多,环境也还好的。近几年,这里的小作坊越来越多,垃圾到处乱扔,哪怕扔进了垃圾桶,绒絮这些轻飘飘的东西,马上就会飞得满地都是。”

  工人普遍不戴口罩,污水横流居民早已习以为常

  棉衣、羽绒服生意,冬天正是旺季。走在巷道里,家家户户加工作坊传出来的“隆隆”机器声,轰鸣不绝于耳。

  加工厂的规模都不大,小小的一间,拉着玻璃门或帘子,里面三四个工人正在埋头干活,地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绒絮。工人进出的时候,绒絮就会随风飞到外面。

  一名女老板站在自家加工店门口,跟记者聊天。她是去年搬来五堡做生意的,一是看中这里房租便宜,二是地段不错,离四季青市场不远。

  “垃圾?我们都丢到最近的垃圾桶啊,丢不下的就放在旁边。”这位女老板说,“满地绒絮确实挺烦人的,尤其是风大的时候。但时间一长,大家也都习惯了吧。我给店里的工人都发了口罩,但他们嫌麻烦,还不高兴戴。”

  再走几家加工厂,你会发现老板娘说的是实话,许多家庭小作坊里,工人们大多是不戴口罩的,有些就直接把垃圾堆放在门口。

  居民们说,虽然也常常会有人来搞回收,但是抢的都是白布之类的边角料。这种稍微“值点钱”,一天下来如果能收个几十斤,还可以卖二三十块钱。但是,像绒絮这些“不值钱”的,就没人要了,任由它漫天飞扬。

  除了大量横亘村道的服装垃圾,几家小作坊门口的污水也让人掩鼻。

  在五堡的家庭小作坊,近年来发展迅猛,从充棉、压棉到做棉衣、羽绒服,再到拉链等五金生产,逐渐形成了产业“一条龙”,由此也带来了飞絮之外的其他污染。

  记者走过一家做服装配件的加工店,被里面汩汩流出的“血水”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店里的工人正在冲洗染料桶,鲜红的污水顺着村道流淌。而路过的行人仿佛习以为常,漠然地走过,没有再看第二眼。

  火炉旁就是成堆的废料,巷道窄消防车开不进

  在五堡二区203号附近,记者发现了一家专门给羽绒服、棉服填充里料的加工场,加工场里有10余名工人正在埋头工作,只有两三个戴着口罩。

  房间的角落里堆放着大量白色的丝状充填物,起风的时候,车间里就漂浮着这些充填物。

  没过多久,车间内的一名男工想休息一下,起身走到车间门口,掏出烟开始“吞云吐雾”。抽完烟,烟头被随手丢在地上,男工抬脚踩了几下后,戴上口罩,返回车间工作。

  记者站在这家车间门口观察了一下,车间内除了墙角消防箱里摆着两个灭火器外,没有其他消防设施。

  再一看,这家工场大门上,挂着一个金属牌子:彭埠镇家庭服装加工场所消防安全等级评定C级。

  相比这家“上规模”的服装加工场,一些只有两三个人的“夫妻店”,消防设施则更加薄弱,有的连最基本的灭火器也未配备。

  除了车间内堆放的原料,这些服装加工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为了处理边角料,和几家工场相隔不远处,就有一个用水泥搭建起来的“回”形露天回收站。

  “每天一到傍晚,工场就会把绒絮、白布等废弃的边角料收集起来,丢到回收站里。”五堡社区环卫工人蔡大姐说,有时候光是一个回收站就能收到上百斤的废弃料。

  而有价值的废弃料会被捡垃圾的人拾走,那些没有价值的就堆在站里等着清理,而完全清理难度很大,“因为它们太能‘飞’了。”蔡大姐说。

  事实上,对五堡社区的居民来说,更让他们担心的是这些易燃绒絮所隐藏的消防隐患。

  由于社区里工场密集,带动了众多“第三产业”发展,早餐店、烧烤店随处可见。在一家早餐店门口,煤饼炉就摆在一个露天回收站旁边,炉子飘出的火星和烟气,扑向回收站上空漂浮的绒絮。

  再一望前后的巷道,宽仅两三米左右,运货的三轮车倒是可以毫无阻碍地进进出出,而消防车只能被远远地拦在外面。

  部门回应》》》

  六七百家加工场 管理难度很大

  “五堡社区的各类服装加工场有六七百家,在管理上确实难度很大。”彭埠镇综治办负责人马建伟说。

  一个社区集中了这么多家制衣作坊,这是比较少见的。彭埠镇党委委员曹国富道出了历史缘由。

  2007年前后,随着杭州城区扩展和地铁一号线开建,彭埠镇撤村建居,14个社区中有8个陆续拆迁,但五堡、六堡、七堡等暂未拆迁。

  以前分布在其他地方的加工场,看中五堡等地房租便宜、交通便利等条件,纷纷把加工场搬到了这里。目前,彭埠镇的家庭式服装加工场数量达到了1000多家,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五堡社区。

  纷涌而来的加工场虽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租金收入,但也造成了环境、消防等隐患。仅去年,彭埠镇就发生过多起火灾。

  为了整治这个隐患“重灾区”,2012年,彭埠镇曾首创了三级管理制度,联合消防、公安、社区等部门,对全镇范围内所有家庭经营加工场所按照ABC三类进行评分定级并设置安全等级公示牌,其中90%以上的加工场被评定为C类。

  “所有被列为C类的加工场,都是我们严加管理的对象。”马建伟说,镇政府还专门招聘6名专职消安办工作人员,负责家庭经营加工场所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检查。

  他们每天抽查经营加工场所不少于50家,每月对全镇范围内所有经营加工场所检查不少于1次。对发现的违规加工场所,都会及时发出巡查抄告单通报相关社区进行整改。

  “但是人力还是严重不足,而且这一带的小型工场流动性很大,刚管理好一块片区,又有新的制衣作坊开张,仍旧老方一帖,也对周边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马建伟表示,这段时间是服装经营加工场的“旺季”,也是管理最严峻的时期,他们也希望能联合有关职能部门,解决这一困扰五堡社区的陈年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