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造”变“智造”——对接“互联网+”巨化在行动

14.06.2016  18:04

   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近年来,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作为浙江国企制造业代表的巨化集团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深化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于此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工业4.0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难得的战略机遇。传统国有制造企业要实现转型突破、改革创新、开放发展,补齐短板,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根本出路还在于让“制造”变为“智造”。

   让“制造”在“两化融合”中实现“智能转型

   “目前,公司信息化应用达到了银企互联和资金管控系统覆盖率100%、ERP系统覆盖率100%、协同OA普及率100%、DCS系统应用率100%和光纤接入率100%。‘两化’深度融合在助力企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巨化集团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巨化集团深刻感悟企业战略本质,将互联网思维嵌入传统产业,致力于构建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总部和智慧营运等的“智慧巨化”平台,不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涵盖了集团的供应链、生产链、价值链、管控链的所有环节。

   公司成为全省首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的省属企业,智慧工厂建设列入全省两化深度融合项目。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决策等各个层面,上线核算单位已达110余家;

   MES系统(生产信息化管理)已覆盖下属10余家分子公司,通过近200套采集装置的实时数据收集,建立起了响应快速的生产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督查平台,实现了HSE的基础管理、动态监管和应急管理,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数据的实时在线监测;

   银企互联和资金管控系统的成功运行,形成了企业与银行的直联,单据流转不落地的闭环管理系统,2014年实现集团资金100%归集,集团总部的财务数据再加工能力提高一倍,有效提升了企业财务管控效能和资金运营效率;

   “中国化工云商网”(www.ccccnet.com)正式上线试运行,创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其中物流配载交易平台实现了物流配载业务全流程可视化、全程业务短信支持服务、全程GPS跟踪查询服务等功能,注册承运商已近400家,危化品运输车辆已达1500余辆;

   EIP(企业信息门户应用平台)实现了集团信息化资源的高度集成,集团总部工作人员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开展日常工作、处理业务流程、获取最新知识及资讯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

   把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等利用智能化手段整合在一起,让“制造”在“两化融合”中变身“智造”,成为巨化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智能转型”需要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与推广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能源生产和消耗的在线优化,危化品管理和污染物排放的自动监控报警,关键设备的到期预警与预防性维修,以及新型的生产和营运管理模式,是制造业企业优化营运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为实现智能控制、“机器换人”的目标,巨化集团积极推进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014年,氟化公司甲烷氯化物装置先进控制(APC)项目正式投运,自动化控制率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主要生产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双达标,提高了目标产品的收率,减少了装置能耗,经济效益可观。该公司一名技术人员深有感触地说道:“APC项目实施并网运行以来,不但大幅降低了能耗,还有效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比例。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DCS的自控率由56%提升到95%,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一套装置后,每班操作人员减少了60%以上。

   作为生活性服务单位的兴化饮服分公司,也在积极向“智能”制造看齐,用智慧劳动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2014年下半年,该公司在基地化建设的思想指导下,成立米饭配送中心,正式投运了米饭自动生产线,智能生产米饭,集中配送。“过去每个食堂都要有专人负责米饭烹饪,现在所有厂区9个食堂的米饭供应只需要一条生产线和两名员工就可完成。我们将富余人员调配到其他岗位,在为广大员工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饮服分公司负责人表示。

   智能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焦点与使命。以智能化、平台化、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

   人才支撑是未来发展的最大“绝招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是制造企业向“智造”迈进的必由之路,而创新发展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作支撑。近年来,巨化集团不断完善人才保障及培养机制,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和决策与培养机制。公司引进博士以上人才31人,拥有“国千人才”2人,“省千人才”5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另有7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72人入选衢州市115人才;创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

   同时,巨化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岗位实践锻炼机制, 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博硕士到主要事业部关键部门参与研发和生产管理岗位锻炼。选派技术骨干到营销一线蹲点锻炼,推动技术与市场营销的进一步融合。强化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机制, 实施“1116”人才培养工程和“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举办多批EMBA等工程硕士培训班。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研发能力的提升。2015年公司申请专利105项,4项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授权专利85项,年度专利授权量创历史新高;“食品包装材料用新型聚偏氯乙烯共聚树脂开发”科技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技术垄断;氟橡胶、太阳能背板等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推动制造企业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技术创新已成巨化的新名片。围绕新材料、新环保、新能源和新物贸等“四新产业链”,公司正在描绘“巨化智造”的新蓝图。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相信通过巨化集团上下的齐心协力,长远谋划,一定能完成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