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掉乌纱帽不是“审计风暴”的“最高理想”

08.10.2015  11:30

刮掉乌纱帽不是“审计风暴”的“最高理想

杜媛

 

审计查出违规金额45.89亿元,是上一年的1.66倍;移送案件线索525件,是上一年的2.64倍;移送处理人员508人,是上一年的3.19倍……”9月22日,浙江省审计厅厅长徐宇宁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2014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剑指”反腐深水区,将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单列和剖析,并对75家部门单位点名通报,审计力度空前。这释放了一个极具意义的信号,作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的八大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审计风暴”之网正在收紧。

纵观历年来审计向社会公布、披露的报告与结果,“屡审屡犯”的“老大难”问题并不鲜见,个别部门、行业甚至多次登上审计“黑榜”。在同样问题上,一笔笔财政资金被蚕食,一顶顶乌纱帽被刮掉,为何如此积重难返?这表面折射出整改的不彻底、问责的不给力,究其根源则是体制机制层面存在滋生“老大难”问题的“土壤”。如何从“经济卫士”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如何在揭开种种“疮疤”之后促进其早日愈合,全省审计人员为之探索、努力、奋斗着。

近两年,浙江各级审计机关对于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展开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从“审计质量提升年”到“审计价值提升年”,审计人员一手抓揭示违法违纪问题,一手抓促进体制机制完善。通过加大曝光力度,使全社会形成促进审计整改的舆论压力;通过强化大要案查处,“倒逼”案件背后的体制机制“疮疤”愈合;通过“倒逼”体制机制完善,推动国家实现良治与法治。此次报告中的反腐亮点,正是审计探索推动国家治理的直接成果体现,但刮掉乌纱帽的级别与数量却不是“审计风暴”的最终目的。通过审计持续监督,实现国家善治、建立长效机制才是审计的本质观与“最高理想”。

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审计机关,必须对国家治理领域中公共资源的分配、权力使用的监督、法治体系的完善等履行使命和责任,推动实现国家善治。审计的“最高理想”,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