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7.03.2016  19:41

  今年全国两会,“创新”毫无悬念地成了热议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61次提及创新,将“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创新!创新!创新!这几乎是代表委员们议及多项改革攻坚任务时绕不开的话题。他们联系实际,围绕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圆中国科技强国梦发表真知灼见。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  

  “人才是最活跃的创新要素,创新驱动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全国人大代表贾锁堂说。

  创新关键在人。但多年来,与新形势相比显得僵化滞后的体制,一直是科技创新的绊脚石,束缚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袁亚湘表示,现有科技评价量化指标过于泛滥,科学评价不能仅凭数据说话。全国人大代表肖伟也认为,科技人员科研创新活动不同于生产线上的工人,不宜实行“计件工资制”。这也是造成目前一些科研领域存在浮夸、浮躁和科研腐败现象的根源之一,如为追求高绩效而催生科研项目专业户,为绩效而追求论文和专利数量而忽视质量、科研造假等,这种做法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李晓红呼吁,要从根本上改变以论文和科技奖励为主要考评指标的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欧成中则建议,把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经济贡献、社会效益等纳入考评范围。

  在科技创新中,代表委员们对企业寄予厚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创新应扮演重要角色。全国人大代表任武贤从人才角度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企业必须摒弃“跟随式”“模仿式”的发展模式,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他以自己的团队为例说:“我的研发团队有200多人,其中博士48人,高端人才来自全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市场上90%都是仿制药,但我们将重点放在原始创新药上,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竞争力,实现占领欧洲、美国、日本的高端市场的目标。”

   瞄准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据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发达国家则在40%以上。科研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太多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

  如何破除科研立项、产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肖伟认为,目前“自上而下”的项目立项及其管理运行模式,主要由科技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主导,企业参与较少。他建议,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发挥企业主体创新作用,借鉴以色列的科技立项方式,由企业或生产实践提出真实的技术需求,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提炼产业共性课题,形成指南。课题承担以企业为主,科研单位为辅,并逐步采用后补助管理的方式。课题评审和验收应由第三方机构承担。

  联系科研经费,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认为,要改变科研经费投入“锦上添花”的局面,更多为处于源头创新最活跃环节的大批小微科创企业雪中送炭。他建议,政府加大力度资助民间资本设立的高科技创业孵化器,负责项目筛选、投资和孵化,政府出大部分资金,孵化企业股份由孵化器和项目团队分享,政府、民间资本和运营团队共同承担风险。

  论及风险,全国人大代表包信和建议,各级政府应搭建一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设置一定额度的转化基金,分担一部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风险。

  当然,创新驱动不是一味追求高效益,基础性研究也要注重创新。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表示,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处于基础性地位,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基础支撑,尤其是当前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地球科学基础性研究。为此,他建议,建立地球系统与环境国家实验室,重点资助地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以原创性成果为地球科学发展提供驱动力。

  要想让科技成果转化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配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郭生练直言不讳地说,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开始实施,国务院日前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各部委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科技创新需要法律激励,科技成果需要法律保护,必须用法治来引领和保障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认为,创新立法重点要放在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上,在法律规章制度框架内,遵循法定程序和步骤解决产学研用各主体要素的纠纷,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全国人大代表欧成中建议,要明确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收益权限,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享受分红,落实企事业单位奖励职务发明人、成果转化人等举措。同时,修订政府采购、招投标法,为自主创新、国内替代国外的新技术、新产品走入市场提供通畅渠道。

   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才能塑造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全国人大代表方新如是说。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是一个立意深远的话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国政协委员齐让说,“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太重要了。”

  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要有效发挥高端科研资源的科普化,强化高校院所开展科普教育的行为。”全国政协委员陈平平提出,要加强重大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增加开放时间。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科普队伍和科普演讲团,定期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科普工作并不是小儿科,这是一个民族的科技创新的基础,要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的考评体系加以重视和强化。”陈平平说。

  “工匠精神”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认为,创新也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就是一大批科学家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不计个人得失、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获得的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如果说科技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那么科技创新就是非常艰苦的。很多时候吃了很多苦,可能都没什么成果。”全国人大代表王小珂说,科技创新精神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高大上”,它和我们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一样要踏踏实实、持之以恒。

  “真正的科技创新精神,应该宽容失败。创新一旦失败,可能对投资者、研究者和创业平台造成重创。希望今后能形成相应的机制,让失败的创新资源,可以被再利用,鼓励科研者、激发更多的创新力量。”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