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余杭全面打响消灭劣Ⅴ类河道攻坚战

17.01.2017  13:02
余杭全面打响消灭劣Ⅴ类河道攻坚战
再绘一幅“美丽之洲”新蓝图
2017-01-17
整治后的闲林港
上塘河生态治理
艺尚小镇北沙港
东苕溪

汪玲 张萍

1月13日,余杭区召开了全区“五水共治”暨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工作推进动员大会。会上,区委书记戴建平、代区长陈如根分别与18个有消劣任务的镇街、平台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戴建平撂下一句“狠话”:“签订责任状就是立军令状。治水到底行不行,年终拿成绩单来说话!月度考核排名末位的镇街平台,约谈后依然治理不力的,纪委问责!

一句话,振聋发聩,这让与会的各镇街(平台)、区直各单位“一把手”倍感压力山大。

余杭境内共有河道983条,总长1765公里,境内三大水系均为过境水系,河网交错,水系水情复杂,引配水资源缺乏,治水任务十分艰巨。

2016年,在余杭区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余杭区通过了“清三河”(清理垃圾河、黑河、臭河)达标县省级验收复核。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站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的篇章。2017年,戴建平直言余杭要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用重整山河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斗志,集全区之力攻坚治水之仗,实现全面消灭劣V类河道、努力夺得“大禹鼎”,再绘一幅“美丽之洲”新蓝图!

A

三年绘出治水画卷

2016年是“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按照省市“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三五七、三步走”的时间表和“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的要求,余杭走完艰难但意义重大的第一步,让那一抹江南好水的乡愁再度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三年来,余杭全区上下围绕省市总体部署,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以“清三河”、“河长制”、污水零直排等工作为抓手,全力以赴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实施治水项目超千个,总计投资105.6亿元,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五水共治”工作目标任务,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趋好,形成了一批治水工作亮点。

运河街道2100余亩“黑臭鱼塘”变身为“千亩荷塘生态产业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市级2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往日污水横流的南苑街道“甲鱼村”关停后实施荷兰花卉园项目,全面展现治水转型成效;

梦想小镇的闲林港,艺尚小镇的北沙港,梦栖小镇的毛家漾港为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环境提升提供了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生活和生产“三生融合”,筑巢引凤吸引了大批创业人才;

浙江省考核杭州的9个出境断面,其中5个在余杭。对于跨界河道的治理,余杭抓联动,实现协同治水,推行水岸同治、上下游同治和干支流同治。如在治理与海宁交界的上塘河,与下城、拱墅、江干等交界的和睦港、西塘河、余杭塘河、学堂港等河道,多方联动,协调治理,克难攻坚;

余杭还以大联动、大网格等管理模式为基础,积极推行治水网格化管理。如在“小微水体”治理过程中,在部分镇街(平台)推广编制“一村一清单”水系治理网格,并在每个“小微水体”网格内标明小组数和户数,实现“人进户,户进格,格进网”,逐步探索将河长制向“小微水体”延伸,创设“微河长”。

在治水一线,余杭区诞生了一大批“治水先锋”,为了宣传品牌,余杭区发掘、传播基层优秀治水人的先进事迹,同时利用余杭五水共治微信公众号、治水宣传“六进”活动、“寻找可游泳的河”专栏、治水文艺演出、河长固定巡河日活动等营造全民治水浓厚氛围。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余杭搭建智能平台,实行智慧监测、智力治污。如仁和街道普宁村引进上海交大“复合生物滤池+高效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实现了生态化的污水处理。余杭在全省首创淤泥淤积监测网和有毒有害淤泥监测网,“两网清淤”为河湖库塘清淤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

B

余杭已翻开治水新序章

水乡余杭,美丽之洲。但纵横交错的河道,复杂的水情水质,也给治水带来较高难度。

2016年11月戴建平履新余杭区委书记,一上任,他便提出,2017年,余杭全面消灭劣V类河道和努力夺得全省治水的最高荣誉“大禹鼎”!

戴建平,这个经验丰富的“一线总指挥”曾在治水上“屡立战功”,在坊间也被称作“治水书记”“硬汉”。来到余杭,他将继续延续治水奇迹。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戴建平仅用20余天就跑遍了余杭所有镇街。余杭有多大?东、北、西三面拱卫杭州主城区,区域总面积1220多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14个街道。

戴建平的行程单上,周末也有工作安排。他用脚步丈量着余杭的土地,他心里记挂的一件大事便是余杭的“”。一场场治水调研、一次次专题会议……他在做的,就是尽快熟悉、摸透余杭的情况,聊聊老百姓其所急、所想、所需。

余杭河道多,大多数又是过境河流,河道流速慢,自净能力差,治水工作难度很大。我们必须认识到形势的紧迫性。”戴建平直言“坐不住”。

对于最大的一块硬骨头“上塘河”,戴建平领衔挂帅,亲任河长。

对于被列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的赭山港,戴建平直接开出专业“药方”——“在工程性措施以外,在配水上做文章,丰富配水线路,提升配水水质,增加河水流动性,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做到精准治水”。

每一条河道都要拿出个性化定制式的治理方案,最难治理的河道由主要领导包干;抓考核,对2017年没有消灭劣Ⅴ类河道、交接断面水质下降或出现重大问题等情况实行“一票否优”;严督查真问责,由于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失误的,要启动问责程序。

在余杭,当地媒体每周对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典型问题进行5次曝光,每一个被关注或曝光的问题都要有整改落实和反馈。

我是余杭的总河长,余杭的所有河流,都有我的责任。”戴建平说。

2017年啃下“治水”硬骨头,余杭已翻开令人期待的序章。

C

打响消灭劣Ⅴ类河道攻坚战

2017年,让每一位生活在余杭的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余杭区委、区政府持续努力的方向。在“五水共治”“三步走”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余杭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今年“五水共治”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消灭劣V类河道,为夺得“大禹鼎”打下扎实基础。

余杭区地域宽广,河网密布。今年,余杭区在统筹面上治水工作的同时,突出运河流域、上塘河流域、和睦港区域、禾丰港区域、赭山港等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治理,特别是乔司、良渚、开发区等几个老集镇、老工业园区,外来人口集聚、低小散企业密集、老工业园区雨污合流等问题叠加,情况较为复杂,已整治黑臭河反弹较为严重,有较为迫切的整治需求,是重中之重。

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大拇指,余杭区今年要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升级版,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对新发现的排污口继续抓好查漏补缺,注重源头截污。深入推进雨污分流,排水管理体系建设,制定方案、以点带面,启动部分区域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阳台污水治理等,减轻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压力,推进河湖库塘清污(淤)工作。今年预计实施清淤150万方,完善清淤疏浚的轮疏工作机制,探索先进的淤泥处置方式。

今年余杭区计划实施“五水共治”项目623个,计划投入资金约28亿元,加快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千岛湖引水工程、临平净水厂、塘栖防洪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全区防洪排涝、污水处理、保供水的能力,有效破解当前治水瓶颈。

按照最近中央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对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杭将进一步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积极推行“微河长”,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体系。

D

河道也有身份证 建档消灭劣Ⅴ类

为了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的目标,今年余杭各镇街、平台,各部门将继续做好控源截污、河道整治、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作。具体措施是建立“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明确“一河一表”。

各镇街、平台,各位河长,根据每一条河道的位置、功能作用、水体容量、周边污染控制等情况,提出每条河道治理的标准和具体意见,对河道的基本概况、水质、排污口、水环境等建立档案,让每一条河道都有身份证,这就是建立“一河一档”。“对河道污染现状及原因要分析明确,比如工业污染有多少排污口,分别由哪些企业排放,排放量每天多少吨。农业污染有哪些养殖场、农产品加工点、农家乐排污口,排放量每天多少吨,这些都要一一排查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余杭区副区长施建华说,根据“一河一档”图册内容,建立起河道系统档案,增强河道治理推进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余杭区还编制了《余杭区河道水环境治理(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指导意见》,要求各镇街、平台将根据前期调研和摸排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劣Ⅴ类河道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优先对重点河流、关键性河道进行治理,区级、镇街级、村(社区)级河道编制水环境治理(一河一策)方案。

对于已经明确的整治计划,包括工业企业整治、农业面源治理、河道整治等内容,余杭区要求细化分解,具体到整治的数量,明确“一河一表”。“这个表既是工程进度表,也是责任追查表。比如说,工业污染治理涉及工业排污口截污纳管多少个、破损网管维修多少米、雨污分流改造多少单位等;生活污水治理涉及截污纳管多少户、明确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施建华说,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工程进度,也可以对相关人员给予监督,确保责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