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湖巴士取代社会车辆,可行吗

14.10.2016  07:09

国庆黄金周期间,西湖断桥游人如织。里尔 摄

作为世界遗产和旅游胜地,西湖是杭州的,也是世界的。任何管理措施上的细微改变,影响到的人都不计其数。重大的交通组织调整更是如此。

然而,一个完全开放、车辆自由进出的西湖,的确已经一年年变得不堪重负。那么,西湖封闭运营,以环湖巴士快线取代社会车辆的提议可行吗?车主、游客、沿湖居民商家有什么看法?各个管理部门是怎样的态度?本报记者昨天也一一作了采访。

车主:出行会有不便但能理解

商家:担心生意受影响

湖州人赵先生,因为工作关系,几乎每个月都会开车来杭州,“西湖真的非常美,尤其是杨公堤、茅家埠和龙井这一带。我经常都会来走一走,和朋友吃饭喝茶。

赵先生认为,西湖半封闭通行,肯定会给像他的自驾车主带来不便,但他表示理解。“如果今后节假日期间,景区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了,也没关系,我可以选择慢慢走着看风景,只要公交方便。而且至少尾气更少,空气更好。

当然也有人对这项建议心存疑虑。住满觉陇的来小姐每天几乎都要开车经北山路、杨公堤去市区上班。“景区内一些偏僻地段,目前公交系统还不是很发达,夜间出行更不便。如果社会车辆被禁止进入,那岂不是连打车也没指望了?

杭州人王先生在杨公堤附近经营一家餐厅,生意挺好,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有不少人来喝茶吃饭。但他告诉钱报记者,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假期,虽然西湖景区“人山人海”,他的这座小餐厅生意却不太好。“这次国庆景区单双号,三台山路又单行,很多顾客给我打电话说,过来太麻烦了,车都开不过来,索性就到梅家坞,或者是临安、桐庐这些周边地方去了。

王老板表示,如果今后景区环线实施半封闭性通行,景区内餐厅、茶楼的生意肯定都有不小的影响。“在我看来,目前对旅游大巴车集中换乘是值得肯定和坚持的,但对小车进入景区的交通管控就需要考虑更周到,更谨慎。

王老板说,景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也错综复杂。“很多时候人车交叉冲突是拥堵的一大原因,不妨多学习岳王庙和苏堤口的那座过街地道,将人车隔离开,交通也可以通畅不少,像雷峰塔、苏堤南口、南山路一公园等地方,是不是都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

景区:封闭性经营需要通盘考虑

旅委:首先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

西湖景区确实需要有一个交通顺畅的旅游环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不过,因为西湖的独特之处在于‘城湖合璧’,因而也决定了景区道路承担了主城区交通干道的功能。加上西湖是开放式的景区,如果考虑把旅游大巴和社会车辆全部置之景区外,需要从整个杭州主城区的交通规划和管理举措上一并总体通盘考虑。对环绕西湖周围建设一批旅游集散中心所涉及的用地指标等,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目前,西湖景区在双休日节假日时,主要实施的是车辆管控、堵疏结合,通过车辆单双号、道路单循环、增设大巴停车点等方式,减少路面上的车辆。特别是针对峰会后旅游团队井喷、大巴车大量涌入景区的情况,我们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也专门出台了大巴车的具体管理措施。从实践来看,成效还是明显的,旅游大巴不再在西湖边转悠,添堵大为减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实施环湖旅游巴士线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具体实施来说,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需要有专业的手法来操作。”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说,首先要达到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其次就是要有完善的可操作方案,才能做好这个事。“老百姓、游客,还是西湖边的商户、住家等,都要达成一个共识,保护环境、保护西湖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无论从环保、生态、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还是从游客对西湖的良好观感、住家的舒适感,一个最大的公约数。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徐建国 吴崇远 段罗君 鲁佳 实习生 高驰弘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