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图]

27.04.2016  11:05

  4月22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由浙江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协调处处长傅立文主持,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杰,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程定尧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在线、浙江发布、央广浙江等三十多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香港商报记者: 怎么看待浙江经济今年的开局以及浙江在全国的位置? 

   王杰: 刚才我介绍了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有许多统计数据。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说,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可以说,今年浙江经济开局良好,实现了“开门红”。 

  浙江经济开局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长7.2%。 本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第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全国一季度GDP增长6.7%,浙江增幅要比全国高出0.5个百分点。浙江经济增长在全国排位相对靠前,或者说,比前几年浙江经济增长率在全国的排位要大大提前。而且,这一增速是在去年同期增长比较快、基数比较高的基础上实现的。去年一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长8.2%,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又增长7.2%。还要看到,这一增速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前期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的,非常不容易。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长处于较高合理的区间,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区间。大家知道,我省今年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7.5%,一季度增长7.2%,就在这一预期目标之内。 

  第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这几年浙江经济之所以运行平稳,态势较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最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一方面,我们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环境整治措施来倒逼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采取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创新驱动等措施来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成效的显现,是保持浙江经济平稳运行、态势良好的一个重要前提。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转型升级又取得了新进展。结构调整继续优化。从三次产业来看,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8.4%,也就是说,服务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以上。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也继续优化,比如在服务业内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在工业内部,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速都在7.9-9.9%之间,都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6.1%快得多。投资结构、出口结构、消费结构等都在优化,这是转型升级的第一个方面,结构继续优化。创新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一季度,财政对科技支出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9.3%,两者增长都比较快。一季度新产品产值增长14.0%,新产品产出率达到30%以上,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5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浙江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今年一季度万元GDP能耗继续下降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能耗下降了2%。在减排方面,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年浙江在“五水共治”、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成效非常明显。对此,新闻界的朋友们也作出了贡献。浙江卫视的《今日聚焦》栏目经常对各地偷排和环境污染现象进行曝光,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三,新动能快速成长。现在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浙江经济能否保证平稳运行,平稳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依靠新的增长动能来取代原来那些旧的增长动能。比如刚才介绍的,浙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快速增长。信息、环保、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增长都很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网络零售增长31.9%,快递业务增长67.1%,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增长迅猛。新服务、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比如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的服务快速增长,城市里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快速增长,农村里原来的农家乐升级为乡俗旅游、民宿等新的经济业态。 

  第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民生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主要体现在三大收入即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增长较快,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4%,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7%左右。一季度财政总收入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8.4%。另外,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这四个方面都说明浙江经济开局良好,实现了“开门红”。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的大背景下,实现这样一个好的开端,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要充分肯定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的态势,同时,要倍加珍惜这样的良好局面,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争取今年经济运行能够实现“稳开稳走向好”的态势。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您刚才提到“浙江经济总体开局良好,但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能否跟我们说下“复杂严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复杂严峻的问题,在下一步我们规划当中,在经济的发展导向上,我们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杰: 经济运行复杂严峻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这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大背景。大家如果关心世界经济的话,就会发现,最近几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个世界组织都纷纷下调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世界贸易增长的预测值,这表明世界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都不如预期。从国际上来看,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下滑,一些地区局势动荡,一些国家汇率波动较大等等,都对我们出口带来一定影响。我刚才介绍了,一季度浙江外贸出口同比下降4.1%,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这与去年外贸出口基数较高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疲软。当然,外贸出口下降还有其它多种因素,包括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包括浙江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竞争优势有所减弱等。 

  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还表现在我们国家包括浙江总体上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一些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逐渐减弱,一些红利如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环境的红利等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导致最近几年一直处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局面。 

  为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也为了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针对过去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中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今年以来,浙江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做得比较好。 

  去产能方面,加大对“低小散”、“脏乱差”的落后产能和严重过剩产能的淘汰整治力度。据有关部门统计,一季度,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近500家,整治“低小散”、“脏乱差”小企业(作坊)约4000家。产能严重过剩的粗钢、生铁、水泥熟料等的产量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去库存方面,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4.0%,销售额增长83.0%,商品房的去库存化取得积极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到3月末,11个设区市商品房的去库存化周期是17.7个月,住宅的消化周期降到了11.2个月,比去年同期减少8.2个月,全省商品房总体库存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工业企业去库存化也有进展,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仅增长1%,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为3101亿,比去年末减少209亿。 

  去杠杆方面,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都有所减少。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为57.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2月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负债率为51.3%,同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 

  降成本方面,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仅增长0.2%,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3.5元,比去年同期的84.6元和去年全年的84.7元都有所降低。最近省政府又出台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从降低企业税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外贸成本和制度性交易费用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我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企业降成本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补短板方面,去年年底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出各地各部门都要找短板、补短板。不久之后,省委将召开全会专门研究补短板问题,并将提出补短板促均衡增后劲的若干意见和有力举措。 

  针对外需疲软导致出口压力大的情况,最近从国家到省里都出台了许多支持、促进、鼓励企业进出口的政策举措,也正在收到成效。外贸一季度同比下降4.1%,但是外贸的形势在好转。1-2月外贸出口下降16.1%,3月外贸出口同比增长41%,使得一季度外贸出口降幅大大收窄。浙江出口尽管是下降的,但是在全国的份额并没有下降。今年一季度浙江出口占全国出口的11.9%,与去年基本持平。 

  所以,总体来说,尽管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要看到我们取得了良好的开局。随着从中央到省里一系列举措效应的逐渐体现,相信我们在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保持经济“稳开稳走向好“态势方面,可以取得进一步成效。谢谢! 

   浙江经济广播记者: 您刚才讲到世界经济的低迷,外需不足,以及我们去年外贸基数较大,导致我们今年进出口下降,但您也讲到3月出口增长41%,您能否具体讲下是哪些行业或产业包括政策带动了出口的大涨。另外一个数据就是猪肉产量25.2万吨,下降27%,但是一季度猪肉价格大涨,您能否就猪肉价格的上涨和猪肉产量的下降作一下分析? 

   王杰: 我刚才就外贸形势讲了许多。外贸出口降幅收窄,同时也有一些亮点,其中一个亮点是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1.6%,文化产业出口增长3.2%。此外,民营企业的出口虽然下降,但是降幅较低,民营企业的出口份额有所提高。 

  3月份出口形势的好转,有政策举措的作用,有企业自身努力的作用,也有出口结构调整的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数的问题。去年一季度出口增长13%以上,其中去年1、2月份的出口增长较快,3月相对较低,这跟春节有一定关系。今年春节相对较早,而去年春节相对较晚,去年部分企业3月份才陆续开工,影响到3月份出口,所以今年3月份出口对比基数较低。总的来说,外贸趋势是有所好转的。 

  关于猪肉价格上涨问题,待会可以请程总队长作具体介绍,我想说的是,猪肉价格上涨与猪肉产量下降是相关的,产量下降就会导致价格上涨。而浙江猪肉产量较大幅度下降,与最近几年“五水共治”、改善环境有关。前些年浙江有些地区猪的饲养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开展“五水共治”,恢复和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要对这些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养猪生产能力进行调控,这是导致肉产品产量特别是猪肉产量下降较大的一个因素。至于猪肉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请程总队长进一步介绍。 

   程定尧: 大家都很关心价格,特别是一季度猪肉价格、蔬菜价格上涨。一季度由于猪肉价格上涨,推动消费价格上涨2.3个百分点。根据我们中国的消费习惯,春节价格要上涨,春节过后价格要回落,今年却没有回落,而是继续上涨。刚才王局长解释了,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猪肉供应量少了,大部分是从外省运进来的,受冬天天气影响导致价格上涨。还有最重要的是周期性问题,因为一年前猪肉价格偏低,那时候养猪是亏损的,现在养猪利润高了,所以主要还是周期性引起的。还有一些相关因素,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也都在上涨,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由于季节和天气因素,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影响总指数上涨0.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