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三年 看杭州旅游3000亿新野心

19.01.2015  10:2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潮熙熙,其利几何?

有人用时下最流行的大数据做了个调查,杭州商业街中人流量最大的河坊街,游客购物必到之处,人声鼎沸、摩拳擦掌,但人均消费不过7元钱。

与此同时,曾经属于穷乡僻壤最多一日游的千岛湖,近年来因为建成了洲际、喜来登、希尔顿等7家五星级酒店、1家五星级度假公寓和6家四星级酒店,逢年过节一两千元的高房价也挡不住游客住一夜、两夜的热情,旅游收入直线上升。

国际上有个通行的说法,旅游业1元钱的收入,可以带动相关行业产生45元的效益。河坊街7元的人均消费显然远远低于正常标准,千岛湖千元房价的五星级酒店也仅仅只解决了住下来的问题,当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转向“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观念时,持续平稳发展的杭州旅游经济,也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迫切问题。

1月15日,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过去35年,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未来35年,我国将由大到强、由快到好,实现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再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到2020年,年人均出游次数到 5次以上,到2050年,我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年人均出游达10次以上。

时隔一天,1月16日,杭州市召开旅游发展大会,代表全国旅游业领先水平的杭州,又以一系列开创性的举措,书写出国际化、全域化、智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拼三年·关于“3”的新野心

三年行动计划中写明,到2017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升至7%,旅游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提升至10%,每年游客满意度达90%以上,在全国各大旅游城市满意度排名中位居前列。这其中,有很多关于“3”的大数据。

3000亿产业

到2017年,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以上的大产业。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0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亿人次。

3个世界遗产

到2017年,世界遗产项目达到3个,新增1家5A级景区,力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平台达到15个(包括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及相关功能区、示范区、实验区等)。

3天停留天数

到2017年,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提升至3天,人均消费提升至700美元;国内游客人均停留天数提升至2.5天,人均消费提升至2000元。

3家全国20强集团

到2017年,跻身全国20强的旅游集团企业达到3家,新增国际品牌饭店5家,全国百强旅行社达到5家。

30%的休闲客人

到2017年,休闲度假游客占全部来杭游客的比重提升至30%,旅游购物在全市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超过30%。

30个国际会议

到2017年,每年举办大型国际性会议会展30个(其中国际顶级会议会展5个),建成能够举办容纳3000人的国际会议中心5处、展览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5处、能够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3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杜悦 文 李忠 摄        编辑: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