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幅1∶5万海洋区调试点项目收官

27.01.2016  17:5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1∶5万珠江口内伶仃洋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项目日前通过评审,并被评为优秀级。这是我国完成的首幅1∶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填补了我国大比例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空白。

  据悉,2012年,在中国地调局的统一部署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率先启动了1∶5万珠江口内伶仃洋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实施4年来,该局利用遥感、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海流观测和海水取样等多种调查手段,查明了区内各类基础地质信息,开展了断裂特征和浅层气等关键地质问题研究,完成了调查总报告的编写,编制了地形图、地貌图和地质构造图等基础性图件3幅以及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图等辅助性和应用性图件11幅,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首次开展海陆联合调查,全面提高调查区研究程度。该项目开展了海陆联合调查,进行了海陆地层对比研究,理顺了调查区第四纪地层层序,建立了第四纪地层格架;划分了调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旋回和沉积相类型,总结了沉积环境演变历史,反演了调查区气候变化,提高了调查区研究程度。

  ——开展海陆断裂等研究,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该项目对海底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已在珠江口内伶仃洋区内识别出45个断点,查明15条海域实测断层。调查发现,该区浅层气分布较广、埋深浅、含气量及气压较低,对海洋工程建设影响相对较小。

  ——系统开展海砂资源调查评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利资源。该项目综合地球物理调查、重力取样、地质钻探资料,圈定出10个砂体赋存区,计算评估其海砂资源量为306亿吨。

  ——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为发展规划提供了工程地质依据。在工程地质分区的基础上,该项目结合软土分布、水动力条件、海水入侵及土地利用状况等对全区进行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区内陆域及岛屿附近主要为工程建设优良区,沿岸地区以中等为主,而海域因灾害地质因素分布较多、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及软土分布较厚等,整体工程建设适宜性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