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土地3万亩!宁波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687个

20.10.2017  20:13

  近年来,宁波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取向、规范运作、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摸索出“退二优二”互补型、“退二进三”优化型等十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的宁波路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部省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687个,盘活存量土地3.08万亩,项目平均容积率由0.7提升到1.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900多亿元,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加快建设“名城名都”和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4年初,宁波市按照省政府部署,全面启动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面上工作,各县(市、区)具体落实推进。同时,市委、市政府按照“提速增效、简政放权”的要求,将包括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在内的31项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市、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涉及的审批可全部在县(市、区)层面完成。2014年9月,宁波各地全部完成城镇低效用地调查建库和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更新,目前列入数据库的低效用地共15万亩,约为全市国家下达年度新增用地计划指标的5倍。为切实加快工作进展,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从2015年起,宁波市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纳入到县(市、区)政府目标考核,市委组织部还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列入到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县(市、区)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分值为3分,是为数不多的单项考核工作之一。

  统筹存量盘活,多管齐下抓落实。

   旧厂矿再开发方面

  主要是实施“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完善手续”“转型升级”和“矿地开发”,政府通过搭建平台来引导企业进行低效用地再开发,实现空间换地、转型升级和亩产倍增。宁波市江北区的柯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7年时间经历了四次厂房改建,企业增加厂房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企业容积率提高至约1.3,比第一次建造时的0.65提高了近一倍,企业未新增建设用地,产能却实现了成倍增长,2016年销售额5.76亿元,亩均产值514万元。位于余姚市的舜宇光学集团是全球光学行业龙头,车载镜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下属舜宇光电公司租用原宁波思宏电器工业有限公司闲置厂房进行再开发,原容积率不足0.6,亩均产出仅为100万元,通过改造提升,新建近3万平方米的厂房,容积率达到1.26,2017年上半年实现产值45亿元,亩均产值约4500万元,是原先产值的45倍。

   旧城镇再开发方面

  主要是实施“腾笼换鸟”、“土地储备”、“文脉传承”和“地下空间开发”,强调城市品质提升、土地集约和民生效益的综合统一。鄞州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对原江东区辖区内36个小、散、乱的专业市场进行全面分类改造,通过拆、迁、建结合,盘活用地500余亩。其中,天伦广场通过收储再开发,目前已建成集商业,办公,酒店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容积率达4.5,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杭州湾新区众创园前身是宁波市最大的漂印染企业集中园区,通过政府投入关停漂印染园区企业,并借助“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将原厂房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整体改造升级成众创园。目前,已有100多家创业企业落户,今年目标产值2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工业设计与电子商务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

   旧村庄再开发方面

  主要是采取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两种模式推进,强调以人为本、改善环境。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实行全面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区联动、市场运作、自求平衡”的原则,充分发挥低效用地再开发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促进作用,将最好的地段用于安置房建设,其余地块进行市场化开发。目前,宁波中心城区59个村已完成改造40个,18个村已完成拆迁工作,进入全面建设安置阶段。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