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大主线”构建“一张节水网”——椒江区全力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

14.10.2015  19:11

  椒江区于2013年被列入省首批县(市、区)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以来,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用水方式转变为目标,突出工业、农业、生活节水三大主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走出一条水质性缺水地区节水之路。8月底,全区用水总量为4132万立方米,同比降低1.5%,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3.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 

   一、工业用水化“臃肿”为“瘦身

      一是推广节水技术。特别针对电力、医化、印染三大高耗水行业量身定制节水技术,供各行业参照执行。发电企业采取冷却水高浓、浓浆输灰、干除灰等节水技术;化工行业采取循环冷却水高浓缩、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节水技术;纺织印染加工企业采用天然彩棉等节水型生产原料,推广天然彩棉新型制造技术。台州染整总厂在原有中水回用基础上,再实行染缸同色水回用、浅色水深色回用,重复用水率由34%提高到52%。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根据省有关部门对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加快整治和淘汰工作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对医化、印染、造纸进行全面整治提升。33家医化产业通过关、停、并、转,仅留下7家,退出高污染合成、发酵中间体项目142个;10家印染企业关停2家,搬迁1家,改造提升7家;5家造纸企业关停4家,整治提升1家。仅上述关停企业一年就可节约用水230万吨。三是强制清洁生产。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2013年来,以化工、造纸、电镀、印染、塑料等行业为重点,对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企业,全面实施新一轮强制性清洁生产。目前全区共17家企业通过审核,占企业总数的32%。 

   二、农业用水变“粗放”为“精细

      一是规范生态养殖标准。重新划定禁(限)养区,进一步扩大禁限养范围,将主要建成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7大水库及集雨区纳入禁养范围,对于禁养区内、重点河道沿岸200米以内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关停、治理。全区生猪饲养量由2013年的62400头消减至目前的39800头,在全区规模养殖场推广使用自动饮水设备,新增弹簧阀门部件,即拱即开,不拱则停,每次节省饮水20%以上。二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以《椒江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每年投资近1500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今年,该区计划投入900万元,对三甲街道9个村的农田水利进行改造和提升,新建和修建渠道26.3公里,受益面积6200亩,年节水量可达6.21万立方米。三是推广灌溉节水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和生态型农业,推广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水利用效率20%以上。加强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的灌溉配套完善建设,新建三面光排水沟4700米,新修灌溉渠2.1万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 

   三、生活用水积“点滴”为“泉涌

      一是实施阶梯水价。以“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居民户为单位,以年度水量为计量周期,每户每年生活用水量分三级,各级水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平均月使用量在20立方以下的,每立方水价为2.75元;平均月使用量在20-30立方之间的,每立方水价加价50%,为4.13元;平均月使用量在30立方以上,每立方水价加价100%,为8.25元。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后,89.72%的居民家庭的用水价格没有受到影响,全区每年可节约用水10%。二是加快管网改造。目前,已完成59.5公里管网改造,新建73.4公里供水管网。据初步测算,管网改造后,供水管网渗漏率下降近2个百分点,每天节约水量约650吨。三是统筹城市节水。全力开展节水器具改装、雨水收集、“一表一户”改造三项工程。目前,完成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建设100处,完成节水器具改造3944套,完成一户一表改造3101套,创建节水型单位17个、节水型企业25家、节水型小区5个。同时,以村居、社区为宣传主阵地,张贴节水宣传标语,发送节水宣传资料,介绍日常节水常识,将节水活动延伸到家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1次,受众人数约5万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