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倡导一年级新生“零起点”

29.07.2015  11:25

  到底要不要上“幼小衔接”?
  这个暑假,我的同事阮妍妍就这个问题,一开始就非常纠结,她的女儿今年9月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别的孩子一分钟能计算多少道口算,计算20以上加减时,我们用手指还弄不清,更别说拼音、写字了。
  更让她“煎熬”的是,“尤其是,幼儿园班里那么多小朋友在上……
  从字面上理解,“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
  可幼小衔接究竟是衔接什么?到底需要不需要提前给孩子上一些关于拼音、数学、写字的兴趣班?
  一起来听听江干的教育工作者怎么说。
  
   需要衔接的,是各种不适应
  采荷二小曾经对一年级新生做过一个小调查。
  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孩子,上过学科培训班。73%以上的孩子,会20以内的加减法。近30%孩子,甚至会100以内加减法。
  “这可不叫幼小衔接。”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说。
  在她看来,幼小衔接自然非常重要,“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生理上看,从幼儿期进入儿童期;身份上呢,则是从小朋友变成了小学生。“最关键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包括家长期待,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说。
  江干一直倡导一年级新生“零起点”,也就是说,学校教材针对的都是零起点的孩子,老师也是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教的。
  需要衔接的,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应。
  皋亭山脚下的浙师大丁蕙实验小学,也对家长进行过问卷调查。“70%以上的家长将幼小衔接等同于超前学习。”教师梁谦说,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家中藏书量在50本以上的,仅占18%左右,能安静独立做一件事的时间,超过20分钟的占43%。
  有些家长还直接告诉老师,孩子不喜欢看书,不喜欢学习,在家喜欢打游戏、玩电脑。
  
   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思考两种能力
  “这些情况,都需要在幼小衔接中予以注意。”梁谦说。
  为此学校在下发入学通知书时,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里面提到要培养良好的入学习惯。
  “比如,建议早上7点之前起床,晚上8点半之前上床休息。”她说,还要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如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碗筷,尽量在20分钟内完成就餐。
  在丁荷小学校长王海清看来,人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思考两种能力。
  而一名小学新生,除了应该有孩童般天真的气质,还需要会正确而清楚地表达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都是很好的方式,“思考能力嘛,比如具备一些推理能力,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来探索简单图形的排列。
  关于幼小衔接,可以训练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在一段时间的绘本亲子阅读之后,看一下孩子可以安静坐在那里坚持多长时间,再把故事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也锻炼了孩子的复述能力,这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锻炼。”他说,这些都需要慢慢训练。
  
   一学期开三次家长学校
  在幼小衔接方面,江干已经率先一步。
  费蔚说,心理学上说,习惯形成所需要的时间是21天。“我们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就着重于培养孩子的习惯。”她说,比如第一周,叫“始业周”,学校会开设专门的综合课程。在这一周里,孩子们要认识并熟悉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我们将这些纳入到课表里去,这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避免了随机性。”她说。
  同时,新生的家长学校,也要加大“强度”。“与平常一学期一次家长学校不同,新生入学,我们会在那一学期,开设三次家长学校,分别在开学前、家长开放日和学期中后段。”王海清说。
  为了培养孩子对小学的兴趣,丁荷小学在每学年的4月、5月间,会组织学区内幼儿园的大班孩子走进学校,亲身体验小学生活。此外江干还推出幼小联合教研活动,发动男教师走进幼儿园,既让孩子们感受到阳刚之气,又增强男教师对幼儿教学的关注度。(本站编辑 赵恬恬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