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浓度高 有关部门酝酿提高景区车辆准入门槛

14.11.2014  10:17

  昨天,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发布了一份今年国庆期间和国庆后西湖边的大气污染数据对比表,其中,国庆期间10月1日至10月7日,比国庆过后的10月8日至10月14日,PM2.5浓度平均高出6.7%至21%。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提高西湖景区高污染车辆的准入门槛。

    长假车流搅浑景区空气

  对比数据共收集了西湖边4个环境监测点的数据,其中路边站监测点3个:南山路站、北山路站、杨公堤站,还有1个流动车监测点。监测的时间段分成两个阶段:今年10月1日至10月7日、10月8日至10月14日。

  以南山路站为例:国庆期间,南山路空气监测站获得二氧化氮、PM2.5、PM10、一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89毫克/立方米、0.038毫克/立方米、0.071毫克/立方米、1.056毫克/立方米。而国庆后7天各污染物平均浓度为0.062毫克/立方米、0.030毫克/立方米、0.059毫克/立方米、0.706毫克/立方米,分别下降了30.3%、21.1%、16.9%、33.1%。

  “国庆7天,西湖景区的PM2.5浓度比国庆后7天平均高出6.7%至21%。”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风景局工作人员周礼铭表示。“这个数据和车流量呈正比。

   50辆国Ⅲ标准公交车还在西湖边跑

  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杭州公交在西湖景区运营的线路共有25条,涉及车辆400多辆,均达到了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其中7路已在今年10月全线投入了纯电动客车进行运营,但还有50余辆为国Ⅲ排放标准的普通柴油客车。

  虽然西湖边普通柴油公交车已成“少数派”,但若全部换成纯电动车,一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减少30吨,颗粒物可减少2吨。

  记者观察发现,外地旅游大巴也是西湖边黑烟的来源之一,不少车子一发动就冒出黑烟。

  “目前,本地和外地黄标车都不能进入杭州主城区,更不可能进入景区。”杭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处副处长管丽莉说,但检测合格的车辆未必在上路时排放达标。驾驶员操作不当、长时间怠速停车、上坡、超载,都会造成超标排放。

   提高景区车辆准入门槛,你怎么看

  “尾气污染对西湖景区空气质量、龙井茶品质、文物建筑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宣传部部长童国亮说,加强对进入景区机动车排放控制和管理,符合景区环境保护、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是履行西湖申遗时对世遗保护的重要承诺。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在特定时间、路段,控制高污染车辆行驶的时间和路线,并在管理上最大限度加快车辆流动速度,从而减少排放。

  市公交集团也表示,将优先考虑西湖景区和其周边线路运营车辆的更新置换计划。

点击查看汽车频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