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Uber谈新政:分别有75%、90%的司机或被挡门外

20.10.2015  22:10


 

  10月8日,上海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专车牌照”,且并未对私家车参与专车运营做特别规定。然而一天之后的10月10日,交通部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统称《征求意见稿》)。尽管被誉为“全世界第一次把专车合法化”,但收获更多的似乎是“差评”:“保守”、“专车出租车化”、“扼杀共享经济”等等。

  而“暂行办法”和“征求意见稿”双弹齐发,解读的明白一点来说就是:

  “专车”这个新事物被交通部认可了,可以存在,但得有个新名字叫“网络预约出租车”。定性“出租”,不过,它得比出租车价更高,服务更好,换句话说,会成为一个高端定制版“出租车”,远离互联网属性;

  车辆要想赚钱,必须拿到《道路运输证》,因定性“出租”,如果你想开专车贴补点油费、家用,就得接受车辆8年强制报废的命运。而交通运输统计公报显示:职业司机每天40次运输,80人次,而专职专车司机只占据了总数的不到10%,更多服务由更大基数的、更加自由的兼职司机提供。

  如果平台希望在多个地方运营,就得需要去每个地方“拜码头”。全国有2000多个县,那就得去搞定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的2000多个地方部门。

  以赚钱为目的的“拼车”被禁,以后凡是愿意拼车的车主,都是“活雷锋”。如此一来,连接供求的互联网出行平台则无法践行“共享经济”,在新政的严苛限制下失去互联网应有的效率优势。而向来在政府部门面前各种示好的专车公司,也终于摒弃了此前谨慎的公关言辞,亮出了真实态度。

  昨日,滴滴公司对于“专车新政”首次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三点:1,建议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2,建议以“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管理网约车;3,建议为地方探索网约专车发展和管理留空间。

  而据滴滴发布的数据称,滴滴旗下司机75%为兼职,他们日接单数小于4单。稍早前优步广州也表示,其平台上90%的专车司机为兼职。 这意味着,按照交通部的管理办法,75%的滴滴司机以及90%的优步司机,将很可能因为“门槛”提高而被挡在市场之外。

  按照交通部的管理办法,未来网约专车车辆必须变更为营运性质、司机需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即人和车都必须拿到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从业,“这可能使大部分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滴滴在声明中说。

  滴滴透露,目前近1000万人每天通过滴滴平台,享受出行的便利;数百万人每天通过兼职开专车顺风车,获得工作机会和劳动报酬,既增加了收入,又服务了社会、方便了他人,“我们期待文件修改能够顺应和推动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大潮。”

  此外,除了滴滴昨日首次公布“75%的司机为兼职”之外,在稍早前优步广州也在参加广州市交委举办的专车管理办法讨论会上表示,据他们了解,平台上90%的专车司机为兼职,按照交通部的管理办法,他们也很可能因为门槛提高而被挡在市场之外。

  除了这一点之外,当时优步广州的代表还提出,交通部办法规定一名司机只能和一个专车平台签订合同,这点如何实现还希望看到更详细的规范。另外,专车8年报废的条款有些过于严厉,因为专车毕竟不像出租车24小时在路上跑,使用强度低于出租车,强制8年报废不一定合理;对于最为关键的价格管制条款, 优步也建议在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之前,先采取前者,尝试让市场自由定价。

  更有优步旗下的专车司机表示,最近一两周他都在密切关注各界对专车管理办法的讨论,特别是要求专车8年报废和必须和专车平台签劳动合同的做法“非常致命”。一旦这些被最终执行,自己肯定不会再开专车了。而根据他对优步司机微信群里其他人发言的判断,准备离开的兼职司机会非常多。

  他解释说,自己加入优步开专车已经大半年,进来的原因主要是挣平台公司的补贴。不过由于此后进来做专车的兼职司机越来越多,补贴也越来越少,目前已经从每单补贴三四倍降低到每单补贴10块左右。“本身现在兼职开专车拿到的补贴已经很少,一个礼拜收入才400块,一个月才2000块左右,如果政府再要求车辆8年报废,甚至要我们跟平台签劳动合同,我肯定毫不犹豫地离开,犯不着为了这点钱费那么大的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也曾对此表示:

  根据全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公报,职业的出租车司机每天完成40次运输,但是根据专车的记录是每天超过10单以上的不到总数的3%,大多数就是每天接单0到4单,都是一些兼职的。如果政府强制要求他们强制注册并且8年就报废,专车成本就提高了,会把绝大多数的专车拒之门外,重新让交通需求在高峰期得不到满足,这是扼杀专车的杀手锏。

  以下是滴滴发表的意见和建议说明书全文: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给予了网约专车合法地位,提出了出租汽车行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鼓励改革并创新的原则。过去一周,滴滴公司认真学习研究了征求意见稿,并向交通运输部正式提交了修改建议,同时,我们愿意公开这些意见建议,以促进修改和完善工作。

  1、建议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滴滴平台上75%的司机每天接单数不超过4单,属兼职性质,作为社会化力量补充,有效满足了城市交通的峰谷落差,帮助解决了打车难问题。如果要求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兼职司机需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可能使大部分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而在一年多的运营实践中,滴滴公司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专车平台通过对汽车、乘客资源的灵活匹配,不但让出行安全、便捷、舒适和高效,也让数百万司机获得了工作机会和劳动报酬,而这还只是中国共享经济的开始。我们期待文件修改能够顺应和推动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大潮。

  2、建议以“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管理网约专车。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为人员、车辆发放牌照,允许各地对专车采取数量和价格管控,并在全国各地申请行政许可,沿用了过去管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办法,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行政成本,影响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我们恳请相关部门将管理人员和车辆的权力下放给网约专车平台,共同制定准入门槛和监管标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放开专车数量和价格控制,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性的出行需求。

  3、建议为地方探索网约专车发展和管理留空间。由于城市交通的复杂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鼓励和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在车辆性质、平台、人员和车辆管理等方面,因地制宜,发挥先行先试的灵活性,做差别化探索和各种有益尝试。例如,上海规定在规范的前提下,网约车辆无须变更为营运性质,寻找了一条专车服务开放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可行路径,受到各方面好评,值得借鉴和参考。

  作为出行行业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体验,完善的司机、乘客的安全和保障机制,是滴滴公司最为关心的事情。在车辆安全和司机准入门槛方面,滴滴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车辆和司机服务的全程跟踪监管,并率先引入了乘客对司机的评价和投诉机制。我们设立了最高赔付金额达100万元的保险基金,并与保险公司探索设立针对接入专车的创新保险产品。我们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更为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出行体验,维护司机和乘客合法权益。

  从3年前滴滴公司创办之初,我们就以共享经济理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致力于让人们出行更美好,成为“中国人领导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目前,近1000万人每天通过滴滴平台,享受出行的便利;数百万人每天通过兼职开专车顺风车等勤劳工作,既服务社会,方便了他人,又增加了收入。时代成就了我们,2亿5千万用户的支持激励着我们。我们将一如既往,投身互联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不懈努力服务人们的美好出行!(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