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袭 27日空气质量有望好转

27.01.2015  13:34

杭州游泳健身中心一带雾霾严重。 

昨天(1月26日)不少市民不得不戴口罩出行。 

  每逢恶劣天气,一篇改编版的《沁园春·X》就会在网络流传。前年夏天,它叫《沁园春·热》;今年冬天,它改名叫《沁园春·霾》。
  杭城风光,千里雾封,万里尘飘。望之江内外,浓雾莽莽,高架上下雾霾滔滔。
  昨天(1月26日),把这首词放到杭州各地,基本都适用,连向来空气清新的千岛湖,也无法幸免。在千岛湖度假的网友FRANK推开窗,感慨万千:一不小心,湖景房升级成海景房了,一片灰蒙蒙的霾海,说好的岛呢?
  杭州启动今年首次大气重污染三级预警及三级应急响应,浙江启动大气重污染省级蓝色预警,这是浙江省首次发布此类预警。
  本轮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从哪儿来?什么时候会减弱呢?

   输入性污染物是主因
  根据中央气象台此前的预报,25日至26日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有雾、霾天气,受冷空气影响,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
  看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霾又不会凭空消失,杭州在下风口,结果可想而知。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高工洪盛茂介绍,这一次区域性污染导致PM2.5等数据骤升,本地污染和外来输入都有影响,主要是受北方输入性污染物影响。
  这从统计数据中能看出端倪。在25日之前,杭州天气连晴、少风无雨,一直都是轻度污染。从25日中午12点开始,有输入性外来污染,PM2.5瞬间提高。此前,杭州PM2.5浓度一般在100微克/立方米左右,到了25日晚上六七点,PM2.5浓度升到250微克/立方米以上。昨天,空气质量持续维持在重度污染以上。
  气象专家分析,近几日,静稳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本地污染物的扩散,也造成雾霾久久不散。
  杭州这次PM2.5污染不算是最厉害的,1月6日杭州PM2.5浓度曾达到300微克/立方米。但这次污染却是去年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次。

   今天空气质量有望好转
  雾霾何时能消散?这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昨天下午,杭州市环境监测站和杭州市气象台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预计今天杭州市AQI:100-120,首要污染物:PM2.5,空气质量等级:轻度污染。
  据省气象台监测,预计我省雾或霾天气将持续至今天早晨,随着冷空气南下影响,中午开始雾或霾天气逐渐减弱。
  另外,目前大气环流发生了较大调整,未来一周我省将由前期的晴多雨少天气转为阴雨(雪)天气为主。其中,26日夜里到28日有一次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下降,过程降温幅度一般为6至8℃;大部地区将出现降水,27日夜里到28日上午西部山区有雨夹雪或小雪,沿海海面有8至9级偏北大风。

   防霾口罩佩戴不宜超半小时
  面对PM2.5,口罩必须戴起来。
  医生建议,雾霾天气时大家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而且一定要戴严实,“口罩要专业口罩,那些不严密的口罩,还不如不戴。
  KN95防护级别的口罩,能够有效阻隔PM2.5,但佩戴时间不适宜超过半小时,否则可能会出现头昏胸闷等症状,老人孩子要特别注意。
  雾霾天,人们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应多食用一些润喉清肺的食物。针对雾霾的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摄入是有益的,尤其是银耳、百合、梨等,适宜多食用。

   相关新闻
  杭州市区道路每天增加1次洒水
  记者昨天从市城管委获悉,自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市大气重污染Ⅲ级预警(黄色)和应急响应后,环卫部门根据预案迅速行动起来。
  其主要工作是在市区道路原洒水次数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次。具体来说,市区一类道路,原先每天洒水5次,目前增加至6次;而2—3类道路,原先每天洒水4次,则增加至5次。
  另外,市、区两级环卫监管部门还加大了道路污染问题的督查力度,也加大了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原先,一条市政道路,市、区两级监管部门,估计几天才能巡查一次,而加大力度后,多加派人手,争取每条道路每天都能查到。”市城管委市环卫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