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每个月看4.2本电子书

22.04.2015  13:22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日,4月21日,杭州开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大会——首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出版界、文化界和互联网领域的700多位“数字阅读圈”高手都来了,规格和规模都很上档次。
  大会上,来自西湖区的一员“大将”——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发布了2015数字阅读白皮书。
  “咪咕数媒”的前身是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这个全国最大的手机阅读平台去年收入达到62亿元,培养了4.2亿用户的数字阅读习惯。
  白皮书讲的是“数字阅读圈”的产业和用户,大数据分析了上亿用户。虽然这次调查仅涉及用电脑、手机、阅读器这些设备浏览文字、图片等情况,不包括报刊媒体、动漫游戏等衍生领域,但得出的数据已经很惊人。
  
  大蛋糕市值超百亿元
  当周边的朋友都在用手机看小说,人人都在说数字阅读的时候,这个产业到底有多火呢?
  白皮书说,在中国发展了10多年的数字阅读,2010年后迎来爆炸式发展,业内估计,到2015年市值会超过百亿元。
  蛋糕越做越大,圈子里的行家越来越多。
  全国现有580家出版单位,绝大多数设置了数字出版机构,其中30家成立了独立公司,405家设置了项目组或有专人负责。
  目前,全国从事图书出版的从业人员8万人,其中从事数字出版的1.5万人(包括音像行业从事人员7000人)。
  
   为什么网络作家会赚钱?
  2014年中国作家版税收入前10名中,前5名都是网络作家。冠军唐家三少以5000万元版税收入,再次荣登榜首,连续3年成为中国最富有的网络作家。
  厉害的,远不止一个唐家三少。中国移动的“和阅读”平台上,累计分成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作品11部,累计分成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作家有490位。
  白皮书说,之所以他们这么能赚钱,因为全版权运营时代来了。一个文学作品,可以“一次生产,多次销售”。数字发行完,还有实体书出版、有声读物、影视、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的改编和生产。
  比如,唐家三少作品改编的手游《唐门世界》,靠着粉丝经济,上线至今月均流水近2000万元。
  《何以笙箫默》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截至今年2月,网络点击量过50亿次。
  
   男同胞更喜欢用手机阅读
  这几年,喜欢数字阅读的群体越来越大。
  白皮书说,数字阅读爱好者们,每天平均阅读时长为21分钟,床上、厕上、车上是主要的阅读场所,超过半数的人用手机阅读。
  大家最喜欢在睡觉前捧着手机、IPAD看书,其次是在节假日、上厕所、下班到家后,上班路上、起床前和吃饭时。每天的9:00、12:00、20:00,是一天中3个阅读高峰。
  调查中,2014数字阅读用户中男性占到59.2%,女性占到40.8%,休闲类电子书很受欢迎,像玄幻武侠、都市言情、生活社科、传统文学、校园文学都是大家经常读的题材。其中,26-45岁群体喜欢都市题材, 45岁以上人群多阅读军事、历史题材电子书。
  
   杭州人每月看4.2本电子书
  白皮书分析了10个城市的数字阅读指数,排名从高到低分别是深圳、重庆、东莞、北京、杭州、成都、宁波、广州、上海、西安。
  杭州排在第5,每个月人均阅读天数4.7天,人均阅读书本数4.2本。
  全国各地的读者们不光看,更喜欢大家一起互动。豆瓣网上,读者自发建立了超过2000个阅读小组。起点文学上,2014年读者“打赏”金额高达1900万元。和阅读APP,读者晒出书单达10.6万份。
  
   全民阅读时代来了 杭州要做啥?
  蛋糕这么大,拥趸这么多,业界的高手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大会启动了“2015数字阅读+”计划,中国移动、团中央中国青年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堂在线、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联手,公布了这个行业的新计划。刚在杭州运营的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分子。
  计划包括,推出掌上书店,针对中高端市场,打造一个纸书、电子书联动的运营模式。启动悦听中国计划,让传统电台和高校广播台触网。推出移动学习客户端,将国内外知名大学优质课程集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出华文数字阅读计划,推动优质内容和文化走出去。(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