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胜会龙舟酒 端午节这里过得比春节还热闹
端午佳节,去西溪看龙舟盛会,也是杭州的一项传统。小长假最后一天,你有没有留给西溪湿地的国际龙舟邀请赛,或者去看看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舟盛会”?
其实,从农历4月24开始,城西西溪湿地附近的河流里,就陆陆续续能看到龙舟出没的身影了,一直到端午这天最热闹。
端午龙舟盛会,划船的汉子们拼的是技术流,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能配合着让龙头溅水、从龙头口中吐出水来,才重要。
龙舟盛会也不仅是看个热闹,蕴藏着播种时节对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祷。划龙舟的都是男人,有人丁兴旺的含义。
现在,端午划龙舟也是杭州蒋村、五常、骆家庄、益乐等等村庄的一场胜会,也充满了仪式感——划龙舟之前要祭祀;划龙舟时要披红、讨飨;划过了龙舟要喝龙舟酒……这些都是龙舟背后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习俗。
昨天,记者专门走访了文新街道骆家庄73岁的杨矮法和74岁的陆金海,请他们来说说龙舟盛会背后的故事。
后继有人
“00后”小朋友挑起大梁
大概在65年前,杨矮法就上过龙船,“龙舟上有人要打鼓、敲锣,还需要个人敲那个巴掌大的小锣——因为船上的人重量越轻越好。所以,敲的人可以是小孩子,我小时候大概七八岁就上龙船了。那时还有青年组,十五六岁的半大小伙子,划小龙舟,不是很正式的,能讨飨,换来的红包、米、小麦、蚕豆,可以卖掉,大家分分当零花钱,所以都很积极的。”
年纪再大点,他就变成了正式的划龙船的队员,更能理解划龙船是种荣誉了。“对我们来说,船就是日常劳作的工具呀!”杨矮法说,他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左右,他每天要到庆隆桥附近去种田,摇船要摇一个小时左右,“船对普通的农家人而言很珍贵的。”
一个村里挑划龙船的人,都得挑划船划得好、平常经常划的“老司机”。杨矮法说,那会,一个村的龙船划得好,就代表这个村里的人平时勤快、能干,“每条龙船都代表了一个村的形象和名气,划船的人真是要用尽洪荒之力!”他还开玩笑说,小伙子划船划得好,端午后,上门的媒人都多些。
划龙舟的本事,由一代一代的村民传承了下去。这次,钱报记者就见到了几个“00后”的小朋友来划龙舟——2007年出生的柴义豪已经是第二次划龙舟了,他坐的位置就在舵手前面一排,这位置必须是技术好的人才能坐,“我从小就很喜欢划龙舟。四五岁时,爸爸就带我上过龙舟的,后来家里没船了,但我爸、我爷爷,还有邻居叔叔在门口摆上凳子一起练习,我有什么姿势不太对,他们还会给我纠正。我每年都很盼着端午,一定要好好学才能上船的!”
2017年的龙舟胜会,仅仅骆家庄就从原先的18条船变成了32条船。虽然陆金海没有再下水划龙舟,但他特别高兴:“说明富裕了,孩子们会划船的人也多,有钱有人能下水的船才会多,我在岸上看着也高兴!”
龙舟讨飨
曾经龙舟里的水也很金贵
对于当地人而言,破浪前行的龙船中,藏着的还有一个村落里的人情往来。比如说,披红和讨飨。
披红,就是龙船来时,在龙头上系上一根红色的绸带。关于讨飨,杨矮法和陆金海这样说,村民们很早就会准备好红包、米、豆等等物品,等着龙船走过自家的河埠头,就会放炮,然后赠送一些东西,“不是每条船都送,送的东西也不一样多,看亲疏关系和富裕程度。如果娘舅家的船来了,总要送得多一些的。”
有时候,岸上的人给过了红包,也会讨一点龙舟里的水回去,“龙船划得好,水会吐到龙舟里,这个水是很吉祥的。以前,人家会讨这个水回去洗门槛。”陆金海说,所以那会划船的本事好,船里的水多也是很金贵的。
杨矮法说:“现在没人来要龙舟里的水了,反倒要控制一下船里的水。以前,一条船上16个人,壮年男人每人一百二三十斤差不多了,坐到龙舟上,船边和水还有点距离的。现在好了,每个成年人几乎都要140多斤。16个人都坐到船上,龙船还没开,船边就快和水面平了,得控制进水,不然容易翻。”
300桌龙舟酒
让端午比春节更热闹
和披红、讨飨一样,连接起村民之间人情往来的还有龙舟酒。
“龙舟酒原来是划好龙舟,用讨飨得来的钱,男人们再添一点钱,聚在一起吃顿饭。”陆金海说,现在龙舟酒不一样了,集体经济好了,几乎都是村集体“请客”,不管是不是搬出村子住了,能回来的村民都会回来喝这顿龙舟酒,“端午这一天对于我们村而言,真的是比春节还热闹。”
比如今年骆家庄整个村,就在骆家庄西苑一村摆起了300桌的龙舟酒,村里人也管这叫“端午家宴”,全村3000多人从全省、全国各地赶回来,做菜的师傅也是各个村庄邀请来的专门烧大锅菜的师傅们。钱报记者从烧菜的姚师傅这里看到了菜单,“晚上有18个菜,端午的五黄是一定要有的,其他不太讲究的。”姚师傅看着菜单指给记者看,干菜扣黄鳝、黄鱼、咸鸭蛋、凉拌黄瓜,还有一样是雪菜毛豆子,“豆也是黄的!”
这样的大聚会也成了村里人亲近彼此的好机会,“我有同学去了杭州以外甚至澳大利亚工作,但几乎每年龙舟酒都能一起喝一杯,这个真开心啊!”骆家庄8组35岁的柴茂良这样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村里头从村头到村尾每家都认识,每家都可以去蹭点菜吃的那种感觉。”本报记者 黄莺 通讯员 戴小丽 陆月皎 黄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