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五项措施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27.10.2017  04:38

龙游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服务教育教学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政策为导向,调动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积极性,立足县情,精心布局,以点带面,按“树立典型校、推动中间校、扶持薄弱校”的工作策略,整体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借助网络教研社区,以一所中心校加几所农村学校的形式组成网络研修联盟,以中心校优质师资与优质资源带动联盟校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便捷、自由的交流优势。如龙游桥下小学就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开展了“基于网络社区的套餐式教师专业成长”项目,还利用本校师资优势资源,与本县10所农村学校组成了“浙江龙游网络研修共同体”,通过网络共研、共享,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实现共建共赢,成效显著,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二是专题研究,破解城乡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难题。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投入总量不大,技术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如何提高学校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益,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破解教育均衡化发展瓶颈,是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引导学校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其中龙游县下库小学立足校情,发挥创客精神,走“草根化”智慧校园建设之路,为破解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难题提供了范例,受到省内外媒体及同行的赞誉。

三是顺应形势,扎实开展教育大数据应用项目。互联网+时代带动教育进行互联网+教育时代,大数据技术服务教育教学是必然趋势。衢州市教育局把2017年作为大数据应用推进年,为实现运用教育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教、有效管、个性学”的目标,龙游在各中小学校确立了9所教育大数据应用试点学校,并正扎实有序地推进中。其中龙游凯马国际学校起步较早,在2015年就自筹资金,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了基于教育大数据学生成长与学业评价系统,开创我市教育大数据应用先河,现逐步完善,已进入系统开发的3.0时代。另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龙游县塔石初中、龙游县实验小学、龙游县横山小学等8所中小学积极开展教育大数据应用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是深化装备管理,发挥装备育人功能最大化。通过让教育装备“走出来,用起来,带回家”专项活动,倡导学校积极开展“让图书漂起来、让装备走出来、让专用教室火起来、把装备带回家”等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而且进一步挖掘教育装备的育人价值。其中龙游县横山小学、下库小学等学校利用旧的显示器改造成公共滚动显示屏,定时让学生收看校园新闻、转播节目、进行科普、安全、卫生等知识的滚动播放,为全县乃至全省开辟了一条废旧设备再利用的新思路。

五是深化融合,促进个性化学习。紧跟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的步伐,丰富学科课程内容,围绕课程改革开发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和普通高中选修课课程,大力推进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混合式学习、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教学新方式,促进基于教育技术的个性化学习。近三年来,龙游教育装备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从常规教育装备的更新与添置转向拓展性教育装备的配备,着力智慧校园项目创建的探研性工作。一是通过经费奖励、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拓展类专用教室、创新实验室、创客教室的建设;二是通过响应省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着力夯实教育大数据推进应用、省教育资源公工作的网络基础环境、装备条件;三是根据积极与社会机构对接,引进先进专用场馆与管理模式。全县现有各类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25个,引进蒲公英图书馆总数13个,自动录播教室8个,校园电视台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