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近年来,温州市鹿城区大力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以多元供给格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均等化、品牌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管理,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满足了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书房”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解决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鹿城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街道(乡镇)文化中心管理”成功入围第三批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5月23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培训交流会在鹿城召开。
引入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打造全省示范项目
每个周末早晨,锦园社区的退休教师李鸿雁都会早早来到街道文化中心,开门、整理舞蹈室、放音乐,为当天的培训做好充足准备。退休后的李鸿雁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团,并把“根”扎在了蒲鞋市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教授舞蹈课、组织文艺汇演、管理综合文化中心的日常运作,像李鸿雁舞蹈团一样,入驻综合文化中心开办文化课程的专业团队还有很多。在综合文化中心门口的一张“日常活动安排表”上,文艺课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周一晚上有中老年民族舞,周二上午有马龙拉丁,周六下午有鸿雁之舞……
丰富的文化课程、精彩的文化生活,蒲鞋市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的文化生活是鹿城区成功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模式的生动缩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中心管理工作不仅活跃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有效解决了综合文化中心缺经费、缺人员的现实困惑,使文化中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化管理还解决了团队缺乏阵地的问题,使文艺团队、文艺达人得以尽情抒发艺术风采,真正实现文化引领作用。每个周末早晨,锦园社区的退休教师李鸿雁都会早早来到街道文化中心,开门、整理舞蹈室、放音乐,为当天的培训做好充足准备。退休后的李鸿雁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团,并把“根”扎在了蒲鞋市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教授舞蹈课、组织文艺汇演、管理综合文化中心的日常运作,像李鸿雁舞蹈团一样,入驻综合文化中心开办文化课程的专业团队还有很多。在综合文化中心门口的一张“日常活动安排表”上,文艺课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周一晚上有中老年民族舞,周二上午有马龙拉丁,周六下午有鸿雁之舞……
丰富的文化课程、精彩的文化生活,蒲鞋市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的文化生活是鹿城区成功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模式的生动缩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中心管理工作不仅活跃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有效解决了综合文化中心缺经费、缺人员的现实困惑,使文化中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社会化管理还解决了团队缺乏阵地的问题,使文艺团队、文艺达人得以尽情抒发艺术风采,真正实现文化引领作用。每个周末早晨,锦园社区的退休教师李鸿雁都会早早来到街道文化中心,开门、整理舞蹈室、放音乐,为当天的培训做好充足准备。退休后的李鸿雁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团,并把“根”扎在了蒲鞋市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教授舞蹈课、组织文艺汇演、管理综合文化中心的日常运作,像李鸿雁舞蹈团一样,入驻综合文化中心开办文化课程的专业团队还有很多。在综合文化中心门口的一张“日常活动安排表”上,文艺课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周一晚上有中老年民族舞,周二上午有马龙拉丁,周六下午有鸿雁之舞……
丰富的文化课程、精彩的文化生活,蒲鞋市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的文化生活是鹿城区成功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模式的生动缩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中心管理工作不仅活跃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有效解决了综合文化中心缺经费、缺人员的现实困惑,使文化中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社会化管理还解决了团队缺乏阵地的问题,使文艺团队、文艺达人得以尽情抒发艺术风采,真正实现文化引领作用。
据悉,鹿城区相关部门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和深入分析,在对社会团队和负责人全面了解的情况下,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筛选辖区具有公益责任心、管理经验丰富的社会文艺团队,进驻街(镇)文化中心。通过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将文化中心“托管”给文体团队,由其负责文化中心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从而实现了文化中心常年开放,活动场所规范有序、干净整洁。
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文化部门、街道和社区三方按照监督评估机制,通过奖励、竞争和退出的奖惩制度的模式,使社会团队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有据可依,激励各文化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创优争先,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效能,营造一个温馨而有活力的文化活动场所。此外,文艺团队在管理使用好场所设施外,还要结合本团队特色和社区需求,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彩的各项文艺专业培训,定期进行排练,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群众真正变成文体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组织者,并从中挖掘了许多社区文体活动人才。同时,为文化中心活动无偿提供艺术指导及群演安排,每个节庆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场大型演出、每个季度每个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场以上免费的公益演出培训。“文化人才繁荣,文化氛围活跃,基本上小活动天天有,中活动周周有,大活动月月有。”社区居民这样评价社区里的文化生活。
为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式更加多元、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提供主体更加专业,鹿城区在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委托社会团队管理的基础上,又引进专业社工管理团队。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加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对文化的了解。各街(镇)文化中心通过利用自身资源,与辖区各大民间组织、社团协会合作,社会各阶层,包括企业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促进了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项目的深入了解,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有效对接。
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改革 鹿城样本获全省推广
日前,温州尚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双屿鞋都文化广场播放《浴血雁门关》和《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两部电影,受到了新居民的欢迎。这是该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模式——面向社会购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服务,这一举措将文化惠民落到了实处,并在全省推广。仅仅去年一年,该区农村数字电影共放映1925场次,观众近达37万余人次。
为了让农村电影市场真正实现惠民化,该区还建立起农村群众观影需求调查分析机制,根据农村地区人口集聚度和群众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放映点布局和放映场次。2015年全区完成了11个省级农村电影放映示范点创建,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群众观影的质量和条件,并提高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供需对称水平,将政府采购、补助的商业电影列入农村电影放映场次,推动镇级影院逐步承担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推进农村电影社会化、标准化和市场惠民化。
打造城市书房家门口服务 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在鹿城区“城市书房”,市民不仅可以体验阅读的便利,更能享受阳光和文字所带来的惬意。
“城市书房”是以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馆为馆舍基础而创建的一个全开放、不打烊、高品质城市书房体系。读者可自行操作进行办证、开通市民卡,可处理借书还书、续借手续,还可利用电子充值缴纳图书逾期费等功能。没有时间限制,只需手持图书馆借阅证或市民卡即可随时借书还书,也可选择安安静静地坐在里面看书。图书类别齐全,有书有报有刊,能满足周边市民的阅读需求。
为更好地完善和提高鹿城文化中心“城市书房”服务效能,不断拓展社会参与面,区图书馆还专门邀请鹿城区政府引进的“海外工程师”、红太阳设计创意园签约设计师——法国知名设计师Thomas Austerveil,来为城市书房进行设计,他巧妙地利用了空间和自然光的功能,既节约了资源,又让读者倍感温馨。同时区图书馆还与温州大学签约合作,引进了咖啡吧项目,营造具有格调的书香氛围,并推动文化志愿者参与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有效延长服务时间。同时整合学校的资源,邀请留学生来城市书房与社区孩子开展“英语万花筒”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公益文化阅读服务,提升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解决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城市书房自2015年开放以来,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特别是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专程过来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该区还将再建4家高品质城市书房,现已通过媒体面向全国招募设计师,征集城市书房的公益设计方案,以期共建最美城市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