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鸳鸯剑 今有鸳鸯印” 一场书与陶的邂逅

17.04.2016  09:29

韬光养德》 陶印

花器

书法是人们性灵的表达,陶器承载了陶艺家的匠心,“陶写本心”是一场关于书与陶的邂逅,在两位艺术家韩天雍、刘茜的手底,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陶写本心——韩天雍、刘茜陶印、瓷板书法作品展”于4月9日在浙江赛丽美术馆举行。所谓陶写,诚如王羲之所云:“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本心,佛家亦称本性、自性、初心,即不因外在事物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作品汇集了韩天雍与刘茜近两年来对陶印、瓷板书法的探索与磨合。

韩天雍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素以金文大篆被大家熟知,刘茜则是知名的陶艺艺术家,两人夫妻多年。作为两人几十年的老友,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说:“他们两人精神上的深层交流令人羡慕,之前,老韩搞书法、篆刻,刘茜做陶,一直各管各,没想到快六十岁的人了,两人创作到一块去了。

夫妇俩的合作始于5年前。刘茜不拘泥于形状的印钮、韩天雍雄浑强悍的篆刻,产生了刚柔相济的效果,这次展览的陶印小至两厘米,大至三十几厘米不等。作品多以老庄名言和禅语为内容,气息高古,用刀劲健爽利、性情毕露。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戏称他俩是“古有鸳鸯剑,今有鸳鸯印。

这两年多来,韩天雍做了两百多方陶印,展览只选了三分之一。他学日语出身,学书法篆刻是半路出家,常常称自己是个“笨人”,唯有靠勤奋来弥补。“笨一点没关系,我的印钮不少是乌龟造型,龟兔赛跑,唯有坚持。我勤奋了三十年,未敢懈怠。

不过,现场你会发现,这些陶印都是反扣在案几上,只有拓本陈列在展柜里任人欣赏。韩天雍笑言:“虽然我的印面非常精彩,但是在高手面前我低调一点也正常。

韩天雍口中的“高手”自然就是夫人刘茜。这些美丽的花器,都是从刘茜手里最普通的泥巴里变化出来。陶艺,在艺成之前,是辛苦的劳作与重复,磨炼出手作人的好耐心,在烧制的可控与不可控之间反复琢磨,享受着创造的快感。刘茜爱生活,爱烹饪,也爱花。她设计的花器,古朴,保留了泥土的质感,形制上别具匠心,或插几朵干花,或放几株绿草,

刘茜为韩天雍的书法设计了陶板,原本是白色的陶板,“总觉得书在上面很受拘束。”刘茜开始尝试釉上彩,用色简单,田野的绿,大地的黄,用笔也简单,多是晕染,色彩浓淡不一,在老韩的篆书与汉隶下层层推进,珠联璧合。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