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蛋白”时隔五年再次缺货 没它心脏手术将面临停摆

27.04.2016  10:39

   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丁颍鹃)最近,浙大一院心外科主任倪一鸣教授很烦心,一种叫“鱼精蛋白”的药怎么也进不到货。

  这种药,是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中必须用到的药,目前没有可替代的药物。2011年时,也是因为缺少这种药品,全国多地医院被迫停止了心脏手术。当时,浙大一院为抢救病人不得不向地方医院“借”药。

  没想到,时隔5年之后,医生们又再次面临类似问题。

  这该怎么办啊?

  一个多星期前,浙大一院药剂科主任卢晓阳特意打电话告诉倪一鸣,鱼精蛋白存货不多,目前也进不到货。

  其实,缺货的苗头,她在春节时就感受到了。卢晓阳记得,过年的时候看到有同行在求助,她就留了个心眼,让采购员备一些,但即便如此,3月份左右就进不到货了。

  先来认识下这种药——

  鱼精蛋白,全称为“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是一种从深海鱼类精巢中分离出的抗肝素生物制剂,是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常用药。

  心脏手术的患者在术中接受体外循环,为了保证血液循环正常,医生会用肝素抗凝剂防止血液体外凝固。手术后,若血液还是不能凝固,就会造成内脏渗血,危及生命。鱼精蛋白就是“解药”,解除抗凝,以防止出现大出血。

  “我们科室,平均一台手术,要用6支,多的时候,一天要用60支。”倪一鸣说。

  卢晓阳告诉钱报记者,去年浙大一院共消耗鱼精蛋白9600支,平均每个月要用800支,而目前存货只有200多支了。

  当钱报记者向浙医二院药剂科副主任周权问及浙医二院的储备情况,他婉转地表示,“手上还有一点点存货”,但有效期都比较近。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了解到,目前鱼精蛋白的确已经进不到货了。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时,浙江的鱼精蛋白由北京一家药企供应。但是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检中发现这款药品可能存在问题,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已停止生产。

  随后,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向上海的生产企业发函,准备把他们生产的鱼精蛋白注射液作为备案产品。“但是对方反馈,目前正在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提升,正在审批,还没有报价,也无法供货。”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生产鱼精蛋白注射液的企业只有两家,北京的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和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这是产品生产的事,我们也没办法。”这位负责人有些无奈,他也不知道何时能恢复供货。不过,他告诉记者,考虑到鱼精蛋白目前没有替代药物,药械采购中心也储备了一定的药物,保证急救和抢救需求。

  昨天,记者联系了这两家企业,两家企业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回答“暂时没货”。其中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货的原因是“目前工艺还在攻关”。

  具体何时能够恢复生产?没有答复。

   为什么一直缺货

   是原料紧缺,还是利润太低

  

  “鱼精蛋白缺货,不只是浙江,全国都如此;不是今年,历年来如此。”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药政处负责人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为什么缺货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改善?这位负责人认为,缺货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料紧缺”。鱼精蛋白的原材料,需要从一种深海鱼类的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而且根据目前的技术,只能从鱼的精子中提取,不能化学合成。

  但业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2011年时,山东《齐鲁晚报》的记者曾做过调查,发现虽然原料供应量“不是很大,但还没有紧缺过”,原料紧缺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昨天,记者电话咨询了拥有硫酸鱼精蛋白原料药批准文号的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原料采购部的负责人也明确告诉记者,“原料供应不存在缺货的问题”。

  一些临床医生和药剂科医生也有同样的看法。浙医二院药剂科的周权认为,原料和技术都不是问题,造成缺货的真正原因是利润低,企业缺乏积极性。

  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精蛋白,历史上曾有9.1元的供货价;2014年,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在浙江的供货价格是13元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定价水平已经维持几十年了。

  倪一鸣告诉记者,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并非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可以通过保守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但不可否认,对一些病人来说,延迟手术也会影响到病情发展。

  因为不知道何时能恢复供应,几家医院的药剂科负责人无奈,医院也会首先保证急救用药,如果再进不到货,就得考虑调整手术安排了。

   必不可少的廉价药

   有十种很紧缺

  

   医生建议,能否建立预警机制

  在采访中,几家医院药剂科的负责人纷纷都向记者“抱怨”:廉价药短缺,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

  “多粘菌素,国产已经没有,现在用的是进口药;儿童急救药促肾上腺皮素,一盒不到8块钱,也经常缺货。”周权对记者说。

  今年3月底,浙大一院药剂科对临床供应紧缺的药物进行了摸底,最后成文的紧缺药物清单中包含有93种药物,其中36种是价钱相对低廉的药物,其中包括鱼精蛋白在内的10种廉价药,被临床医生视为“紧缺又相对必不可少”。

  药剂科的药师黄鑫负责主要的调研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份清单中并没有包含很多已经“消失”的廉价药,“有些经典老药,两三年不用了,再去找也未必找得到。”

  黄鑫告诉记者,这次调研是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发起的,早些年也有类似的调研,对紧缺药品,有关部门也会积极帮助解决,或者列入“供应紧张药品”,适当放开价格,寻找供应商,或者联系生产厂家。

  但在他看来,药品短缺的原因很多,有定价的问题,也有监管的问题。他有个想法:能不能建立一个预警机制?

  “原料紧缺,或者标准升级等原因,造成企业临时停产或者减产的,可以事先有所准备,比如联系其他企业扩大生产。”黄鑫说。

  而周权则认为,廉价药短缺的问题在政策。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像这些重要的药品,应该有基本的保障,能不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些优惠,或者扶持几家企业?”周权说。

  这也是很多医药界人士的共识。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郑奎城就曾建议,对药品集中采购实行分类管理,对临床常用且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目录、统一价格、统一定点生产或招标生产、统一配送,并实行医保全额报销使用。也许,这才是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的最好办法。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