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影像日记(图)

09.12.2014  14:29

  跟拍两年多时间,拍摄三万多张照片,本报摄友镜头下的

  高铁影像日记

  52岁的摄友时补法住在北苑小区快20年了。每天打开窗户,看看火车奔驰而过,成了一种日常习惯。从绿皮车、动车再到现在的高铁,窗外风景的变化,也见证了铁路的变迁史。

  2012年上半年,小区靠近铁路的一些住户陆续收到了搬迁通知,杭长高铁工程即将开工。

  时补法拍了30多年纪实摄影,决定用镜头去记录家门口的重大变化。

  连续两年多的拍摄记录中,充满了惊险、困难和感动。

  2012年9月25日,时补法拍摄小区门口最后一栋房子拆除。

  为了选取一个好的视角,他爬上一个渣土坡,刚举起相机,按了几下快门。整栋房子突然偏离预计的倒向,朝他所在的位置倒过来。

  卷起的漫天粉尘,瞬间把他吞没。他第一反应就是蹲下来护住相机。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等烟尘散去,他前面的一辆挖掘机被水泥块砸出了一个大坑,机油流了一地。正是这台挖掘机救了他。

  拍摄过程中,最难的是和工人的沟通。

  “印象最深的是32对‘夫妻桩’,他们整天泡在泥水里,一爬出十多米深的桩井,浑身像泥猴一样。”时补法说,当时他们对我很反感,根本不让我拍,其中有对来自贵州的90后夫妻打桩工,小伙子用手捣了把泥水洒过来,搞得我满脸满身的泥水,连相机也未能幸免。

  事后,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通过他的介绍,时补法和工人们开始称兄道弟。

  在高铁最后铺设接触导线阶段,看热闹的人都被挡在外面,时补法也被施工人员一次次拒绝。没有这些图片,整个拍摄记录就不完整,他只能整天守在边上,软磨硬泡。

  一位工程项目负责人见他如此执着,就网开一面。“他们还邀请我上工程列车,一起看着金华区间段最后一根高铁接触网导线放完。”

  从2012年上半年至今,时补法在家门口的杭长高铁建设工地上拍摄了三万多张照片,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建设过程。(记者 陶玉其/文 通讯员 时补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