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引发中暑患者快速增加 酷暑天如何防热射

04.08.2015  12:04

    “这天气真是要热死人了!”最近一周,这句话变成了人们打招呼的新用语,我省38℃、39℃的高温天气是家常便饭,大有刷新记录之势。而伴随着这样的酷暑天气,真的有人被“热死了”,原因就是“热射病”。

    今天,记者从兰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一名男性患者死于热射病。患者是一名工地工人,送院前,他正在室外高温的工地上施工。被发现时,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医生虽然立即通过冰盐水、冰袋对其进行降温,并全力抢救了一个多小时,但最终仍然回天乏术。就在上周末,杭州市中医院也有一名50多岁的患者死于这种病,杭州市一医院目前也收治了两名热射病人。另外,早在今年6月底,省人民医院也收治了今年杭州的第一例热射病人。

    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美奇告诉记者,热射病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疾病,病死率高,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因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典型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无汗。年轻人以劳力性热射病多见,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发病。病死率介于20%至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

    张美奇提醒:“酷暑下预防热射病十分重要,应尽量避免在高温下、通风不良处进行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应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

    另外,如果一旦出现热射病的早期症状,应及时撤离高温现场。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要注意降温,包括凉水擦浴,冰袋放置于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电扇吹风加快散热。如患者高温下出现昏迷,应马上送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抢救时机。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卢军锋告诉记者,自入伏以来,因中暑而导致热衰竭、昏迷等的患者,急诊室每天都会接收20余例,“有轻度中暑症状的患者就更多了,主要还是以户外工作者为主,与往年酷暑季节比起来,这个情况今年要明显得多。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 王孙雷 宋黎胜 徐尤佳 记者 董颖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