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婺剧传承的特色与模式

10.08.2020  17: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戏曲以其悠久历史和丰富蕴涵,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5)、《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2017)等政策的引领下,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纷纷将传统戏曲引入校园、引进课堂,为传统戏曲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浙江师范大学秉承“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文化建设相结合,高等人才培养与繁荣地方文化相衔接”的基本理念,依托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将婺剧引入校园传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

  (一)聚焦“活态传承”,延续婺剧艺术文化生命。

  首先,设定婺剧调研专题,组织专家学者和学生实践团队深入寻访婺剧保护中心、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等,用文字、声响、音像等手段记录、整理婺剧相关信息,建立婺剧历史文化档案和教学传承数据库,分析婺剧传承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婺剧传承进校园的可行性方案。其次,依托学校相关学院和机构,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开展婺剧学术专题探讨和教学实践。通过学术考察、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进一步掌握婺剧相关的历史脉络、本体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标准、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再次,深入挖掘婺剧文化“符号”元素,在尊重历史习俗、遵循其固有艺术表现形式的前提下,进行整理、加工和创作,创新内涵、创新方式,创演出新的婺剧作品及其传承途径,参与和举办婺剧学术论坛、研讨会和艺术展演活动,展现婺剧校园传承实践成果等,使婺剧在校园里焕发生机,更能够吸引青年学生的参与,更适合现代化的展演与交流,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二)落实“第一课堂”,发挥婺剧修德润心作用。

  抓实婺剧课程体系建设,是落实婺剧校园传承的关键着力点,也是促进婺剧文化实现其教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近几年的摸索,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研发校本教材,将婺剧传承从“口传心授”的模式转变为适合学生接受的途径,引入校园、进入课堂。重点建设了“婺剧传统文化概论”“婺剧唱腔与器乐艺术鉴赏”“婺剧表演艺术”等课程,将课程纳入音乐学院专业课和全校性选修课范围,每学年开课36个学时,计2个学分。选拔音乐舞蹈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功底扎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课程主讲老师进行培训,通过开放、互动、体验等动态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开展体验式教学,以及有计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田野调查等。同时,邀请婺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如楼巧珠、梅立忠、徐裕国、刘智宏、陈丽俐等到校担任课程客座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演奏和表演,以及开展婺剧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婺剧文化艺术传承实践中去,感受其内在的文化艺术精髓。

  (三)抓好“婺剧社团”,推动婺剧融入学生生活。

  成立大学生“婺剧社团”、制定社团管理与运行制度,通过开展婺剧唱腔表演、婺剧乐器演奏、婺剧作品展演、婺剧创意设计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婺剧文化活动成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载体。如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社团开展社会调查、学术研究和表演艺术活动,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民间艺人担任校外导师,鼓励学生开展婺剧文化研究等。加大对“婺剧社团”的指导和投入,提升社团对婺剧的调研能力、学术研究和艺术表演水平,积极开展以婺剧为主题的各类保护传承活动,如婺剧研究成果展览、婺剧音乐创作展示、婺剧文艺汇演、婺剧文创产品研发竞赛、婺剧交流演出等,激发学生弘扬与传承婺剧文化艺术的思考与兴趣。

  (四)搭建“实践平台”,凸显婺剧实践育人功能。

  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创新、发展。首先,依托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等学科优势,组建学生婺剧实践团队。邀请专家学者指导学生实践团队深入考察婺剧传承的历史与现状,开展专题学术研究,为婺剧当代传播与研究提供学术支撑。其次,设立“婺剧传承保护工作坊”,配备必要的器材和基础设备,整合相关学院和研究机构资源优势,对除婺剧唱腔、器乐、表演等主体结构外的其他部分,包括道具、剧本、服装等进行保护传承,并结合婺剧文化内涵和时代诉求,研创婺剧新作品及表现形式。最后,以婺剧课堂教学、婺剧社团实践和婺剧工作坊为着眼点,在校内指导教师和外聘传承人定期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传承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婺剧文化、体验婺剧唱腔和器乐、参与婺剧专题文艺表演和文化创意活动。

  (五)实施“辐射带动”,实现婺剧文化交流推广。

  我们以“辐射带动”为目标,发挥高校资源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辐射学校周边的金华市二中、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及周边社区,招募鼓励志愿者指导帮助他们宣传婺剧知识、开展婺剧文化艺术普及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婺剧社团”创演作品到中小学、社区汇演,来提高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组织学校文艺骨干、文艺志愿者义务指导中小学、社区开展群众性婺剧文化活动中,丰富中小学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设婺剧文化公益讲堂和培训班,组织中小学艺术教师、社区文艺骨干等来校进修培训,提高他们对婺剧文化艺术的认知力、理解力和传承教学水平等。加强我校与中小学、社区在传承婺剧文化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交流。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计划成果)

  (作者:汪静一 张逸婷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