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滨江):创造更多美好的创业故事

08.01.2015  12:52

物联网产业园区 

2014亮眼成绩单

  站在岁末年初的坐标轴上,回望过去的2014年,高新区(滨江)捷报频传,开创新局。
  全区信息经济总收入超千亿元,构建了涵盖关键控制芯片到大数据的全产业链体系;
  在全国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位居第五,创新能力位居第四,稳固了在第一方阵的地位;
  省儿保滨江院区全面运行、区文化中心顺利结顶,一批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让辖区居民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的成果。
  谋划新的一年,高新区(滨江)踏上了“三次创业”的新征程。
  三次创业,是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对科技部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是对杭州“三转一争”专题活动在高新区(滨江)的生动阐述和具体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新特色、滨江特点。
  1月5日召开的高新区(滨江)区委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对三次创业的总体要求、重要举措、目标方向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力争2017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000亿元,2020年实现智慧经济产业规模5000亿元,形成2—3个规模超10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GDP、财政收入、研发投入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力争2017年实现GDP突破千亿元,到2020年财政总收入在2014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在全省县(市、区)综合排名中继续进位。
  ……
  未来,高新区(滨江)产业能级更高、创新能力更优、体制机制更新、城市形态更美、社会民生更好、国际影响更广、经济实力更强!
  蓝图已经绘就,未来更加可期。今天还在默默创新的中小科技企业,也许明天就是新格局中的大佬——可以预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新区(滨江)将创造更多美好的创业故事。

   实施七项工程,奋力推进“三次创业
  把握机遇,方能勇立潮头。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初创期,和本世纪初的两区管理体制调整期,高新区(滨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正处于“二次创业”向“三次创业”的转型升级之际。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新区(滨江)需要进一步弘扬和提振尊重人才、崇尚创新、服务科技、支持创业、引领发展的“高新精神”,不断改革探索,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来定位自身发展,把“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这张蓝图绘到底。
  该区坚定未来发展信心,正式吹响“三次创业”的号角。
  如何更好地推进“三次创业”?
  高新区(滨江)区委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三次创业”的具体“路线图”。
  ——实施创新聚变工程,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全球创新高端链接,努力在诸多领域体现国家级高新区水平;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支持企业不断创造一个个美丽的创新故事;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高新区(滨江)将通过创新聚变,占据发展的制高点。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引领能力。
  高新区(滨江)需要像阿里、海康威视、网易这样的大象,也要更多关注大众创业的“群蚁”,发挥“群蚁效应”。
  培育一批类阿里、类海康威视的领军企业,成了企业培育的重中之重。引进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快速成长的瞪羚企业,孵化一批初创型的潜力企业……通过三个“一批”,打造产业发展梯队。
  ——实施创业生态工程,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能力。
  进一步优化完善新一轮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政府要甘于做孵化器,善于做孵化器,大力发展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论证、创新孵化等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从资本、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等各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支撑,助力创业成功。
  ——实施城市国际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功能承载能力。  
  深化国际合作网络,优化合作机制,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产业带动城市国际化。加快建设适应外籍人士、海归人员和高层次人才交流、创业、就业、就医、就学的国际化生活社区,营造国际化的生活创业环境,吸引一流的国际化人才,以环境的国际化带动产业现代化。
  ——实施法治滨江工程,进一步提升现代社会治理能力。
  以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引领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加大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努力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文化、体育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实施美丽滨江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保障能力。
  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大力实施整村拆迁、成片拆迁和强势拆违。继续推进“五水共治”,力争2015年全面实现河道综保工程建设,形成网状畅通、水清岸绿的良好水系。
  大力新建和改造城区道路、景观公园和公共休闲(健身)场所,大力实施交通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城区。
  ——实施优势再造工程,进一步提升深化改革驾驭能力。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
  举例来说,政府要甘于做LP(有限合伙人)、敢于做LP,摈弃“国有资金一投资就要派董事长总经理”的传统观念,破除企业对政府投资“既想要又怕要”的尴尬局面,要努力“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事让专业人做”。

  八个精准发力,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三次创业的全面开启之年。高新区(滨江)将紧扣“三次创业”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统筹谋划,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产业引领,围绕增强智慧经济规模精准发力。
  杭州把发展智慧经济作为“一号工程”。这是高新区(滨江)的优势所在。
  新的一年,该区将坚持云、管、端一体化发展,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大型软件系统研发、高端计算机研制等12个产业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支持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公司和总包公司;形成滨江设计、滨江制造、滨江建设、滨江运维的一体化模式,努力成为杭州智慧经济应用的先行区;以智慧经济为依托,带动新能源、文化创意、生物医疗健康、体育经济等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精准发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2015年,高新区(滨江)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R&D占GDP比重保持在14%左右。引导组建区智慧产业发展联盟,重点支持智慧安防、工厂物联、智慧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规模化的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快金融信息服务公共平台(路演中心)建设,做好各金融机构和区中小企业交流合作服务。
  此外,加快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国家、省级孵化器,做强海创基地,做优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天和生物医药专业园区。
  ——坚持招商安商,围绕壮大主导产业能级精准发力。
  今年,该区积极推进“大项目带动”和“产业链招商”,主攻世界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开展浙商回归工程,深化拓展与阿里巴巴、华三、华为、海康威视、网易等领军重点企业战略合作。
  进一步筛选瞪羚企业,精选成长型骨干企业30家作为重点加以培育,力推重点企业爆发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坚持产城融合,围绕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精准发力。
  深入持久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无违建区”创建。通过拆迁拆违,拆出产业发展新空间,拆出科技新城新环境,拆出安居乐业新天地。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铁滨江段、西兴互通立交、江晖路过江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物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互联网经济示范区(北塘河畔)等平台建设。
  ——坚持人才强区,围绕服务高层次人才队伍精准发力。
  高新区(滨江)正积极打造人才特区——全年计划引进人才1万人,其中海归人员300人,海归创业项目100个。
  为此,加快建设人才保障房和租赁房,加快优质教育布局,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和功能配套,加快打造更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
  ——坚持环境先立,围绕优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精准发力。
  今年,将深入推进滨江改革创新11个具体项目的全面实施,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积极实施产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和服务全流程再造。
  此外,积极依托白马湖、物联网园区、互联网示范区(北塘河畔)、智慧新天地等平台载体,抓紧谋划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
  ——坚持民生优先,围绕健全民生事业功能配套精准发力。
  今年,该区将开办10所学校(幼儿园),新建扩建学校6所,建成智慧社区示范点6个。
  加快动漫博物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文化中心、奥体博览城体育馆和网球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宝龙、龙湖、星光大道综合体和浙江之门建设。
  ——坚持固本强基,围绕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精准发力。
  推进“三次创业”,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是关键。“学高新、懂高新、兴高新”要成为滨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有品牌。同时,党员干部要主动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克难攻坚解决好发展中的难点难题。(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