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的一个细节让中国驻德大使 对一位普通客房工作人员印象深刻?

09.09.2016  09:35

临走前大使留下一封56字亲笔感谢信

夸她“服务周到,热情友好,为G20添光增彩

最近,一封56字的亲笔感谢信,在西溪宾馆的工作人员圈内被热议。收到这封信的,是宾馆一名45岁的普通客房工作人员,名叫薛昌叶,而写信者,是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

信件的全文是这样的——“宾馆领导:薛昌叶同志服务周到,热情友好,为G20添光增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此表扬。”落款为“史明德 中国驻德国大使 2016年9月6日”。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薛昌叶,听她来说说这段历程——

薛昌叶今年45岁,在西溪宾馆已经工作了4年多。拿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一个最基层的服务人员,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搞搞卫生的”。

9月5日当天,薛昌叶负责溪廷一带的客房打扫工作,这其中也包括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当天所下榻的房间。她记得很清楚,就是当天上午11点左右,自己前去打扫。

大使正在看书,我先问他,是否有衣服需要送干洗,大使回复‘暂时不需要’,随后,我又问是否需要打扫一下客房,大使说‘可以的’。

薛昌叶说,自己对声音格外敏感,所以一进房间,她就听到了窗外园林工作人员正在浇水的水声。她担心浇水声会影响大使看书,就和大使说了一声——“不好意思,我要出去一下,马上回来”,便跑出去和同事沟通了。

薛昌叶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中国驻德大使对她印象深刻。很快,她回来了,并解释了自己“出去的原因”。

我住过很多酒店,但是还没遇到这么细心的员工。”听到大使的表扬,薛昌叶说,自己挺不好意思的,“毕竟,面对这些尊贵客人之时,我们难免会有些小心翼翼。

一段插曲成为引子,促成了接下来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闲话家常。薛昌叶回忆,“就像在和隔壁邻居聊天一样,很亲和,大使还和我说,第二天一早就得赶飞机。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这位普通客房工作人员和大使聊了很多,包括西溪湿地一带景观的介绍,包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很安稳。薛昌叶透露,自己是安徽人,后来嫁到杭州,以前做过渔民,那时候的生活,远远没有现在舒坦。

而大使的一句话也让薛昌叶印象深刻——“当时他形容杭州时,用了‘山清水秀’这个成语,还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名不虚传。

但当时的薛昌叶并没有想到,大使会在返程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一封信。

9月6日早上大约7点,大使要离开酒店,当时一起去接的还有礼宾部的同事。在房门口见到大使的时候,他和我说,给我留了一封信,就在桌上。”薛昌叶说,当时自己惊了一下,立马回过神来说“那能不能和我拍张照片”,大使同意了。

我太激动了,连手机相机都打不开,还是大使帮我开的。紧接着,礼宾部的同事,就帮我们拍下了合影。”薛昌叶回想起来说“当时能想到拍照,真是太明智了”。

当大使离开后,薛昌叶终于看到了那封信,8行,56字,亲笔手写,纸张是宾馆内专门提供给宾客的。她高兴得手舞足蹈,直言“太感动了”。

我17岁的儿子知道了这些,也感到很自豪。”薛昌叶说,自己已经为这份感谢信拍了照,还准备把合照和信的照片冲印出来,以作纪念,毕竟太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