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时代特征

16.05.2016  19:2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准确把握当代战争特征,引导广大官兵认清政治军事的关系、胜负因素的转化、人民战争的威力,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是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

  一是深入理解战争的阶级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这也就是说,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是直接为政治服务并受政治支配的,而政治总是阶级的政治,是一定阶级的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深刻分析了战争的阶级利益和经济根源,明确指出:“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经济利益才是目的。”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军事斗争实践,特别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发动的对外军事干涉,其实质还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当前,在关于战争带不带政治性的问题上,有人认为战争主体超越了阶级、政党、民族、国家,战争已不具备政治性。也有人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命题只适用于过去,用政治的观点考察当代战争已难以区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其实,无论是高技术战争,抑或当代反恐战争,当代战争的主体依然是阶级、政党、民族或国家,战争主体没有改变,因而战争的政治属性也没有改变。

  今天,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但一些敌对势力对我采取战略上围堵、经济上压制、政治上诋毁、文化上渗透、科技上封锁、网络上破坏等各种手段,妄图遏制我发展壮大。这些不断教唆、挑起的冲突与破坏活动,无不体现了霸权主义政治的延续。这反过来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建军大方略,强化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官兵弄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基本道理,深扎敢打必胜、勇于亮剑的思想根基。

  二是深切把握战争暴力性的新表现。战争的暴力特征,是战争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基本观点之一。战争的暴力表现为敌对力量的对抗,敌我双方战争体系涵盖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其构成要素也必然成为战争的目标。因此,战争不单是武力冲突,而且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斗争。依靠军事作战实现其政治目的,在军事上,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摧毁敌方支持战争的物质基础;在政治上表现为尽可能地摧毁敌对国家的政治体系,进而将己方的政治意志强加给敌方;等等。

  在当代战争条件下,单纯的军事作战已不能有效地解决国家之间的冲突,也不能完全实现其政治目的。今天的战争所表现出的暴力性,已演变为一种结构性暴力。它包括在自然空间、技术空间的直接军事作战,更包括在认知空间展开的“没有硝烟的较量”。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文化渗透、经济侵略等活动,就是这种结构性暴力的体现。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强调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切实掌控网络舆论斗争的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始终把打赢网上舆论斗争作为重要任务,赢得未来战争的制脑权。

  三是深刻认识战争艺术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有人说,战争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战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战争具有确定性,人们可以借助“拓扑学”“博弈论”“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数理工具,让当代科学的光芒逐渐照亮战争的每一个角落,不断揭示出战争谋略的科学本质、思维规律、内在结构和行为方式,不断廓清战争的迷雾。战争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战争又具有不确定性,战争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源自作战双方力量的复杂变化,另一方面产生于军事指挥员对形成、提升和运用战争力量的主观创造,而这种主观创造见诸军事实践,便是战争艺术。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人类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天地”。正是战争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为历代军事家演绎战争艺术提供了广阔舞台。

  今天,科技发展解决了确定性问题,但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当人类战争从过去的陆、海、空、天(自然空间)的较量,不断拓展到电磁空间(技术空间)和认知空间的较量时,多维空间的耦合与叠加无疑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这就对应对战争的军事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标杆,“有本事”的军人不仅要有一颗过硬的科技头脑,更应该有宽广的视野、艺术的修养、敏锐的思维等等,唯有如此,才能摸准未来战争的脉搏。


作者:刘济西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