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果飘香 青山成“金山”

28.09.2015  10:11

  香榧果飘香 青山成“金山” 日前,当笔者来到黄坛镇里天河村时,村民丁卫星正在自家山头上采摘已经“破壳而出”的香榧鲜果。他告诉笔者,自家30多亩香榧基地中,4亩挂果香榧的鲜果产量达到了2000多斤。今年,香榧采摘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近20天,预计到10月中旬,市民便可以品尝到第一批优质的双峰香榧了。

  里天河村,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荒山满目、劳动力严重不足、生活水平较低的偏远山村。“那时里天河人都是靠砍伐树木、毛竹等出售为生。”里天河村“第一书记”王建东向笔者介绍说。由于常年大量的砍伐,大山都变得光秃秃的。没有了植被的保护,台风期间里天河村的地质灾害也比较严重。为了改变面貌,里天河村从诸暨引入香榧种植。在村党支部书记丁红星的带领下,里天河人在山上挖穴、栽苗,种植香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全村300多户村民一起从事香榧苗种植,发展了近1300亩香榧苗基地,使荒山披绿装,榧香飘满园。

  香榧全身都是宝,尤其以名贵干果著称中外,市场紧俏,价格坚挺,其经济寿命可逾千年,投入少,产出多,栽培收益远较其他干果为高。多年来,香榧干果每公斤销售价格都在250—600元之间,且逐年攀升,出口潜力大。同时,里天河村还以香榧基地为依托,通过引进、培育新品,大力发展香榧特色产业,有效地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香榧还催生了里天河村的旅游经济。每到周末、节假日,榧香农居老板丁红奎的手机几乎要被打爆了。来自上海、舟山、宁波等地的游客不断打来预约电话。“这些游客一般来了都会住上几天,我还会给他们当个免费导游。”丁红奎说,一到11月份的香榧文化节,游客多得根本接待不过来。

  “里天河村吸引他们的不单单是香榧,还有我们美丽的风景。”丁红星告诉笔者,近年来,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从早先的靠山吃山,转变为现在的养山富山。目前,全村共有市级生态公益林930亩,白溪水库蓄水涵养林5891亩。满眼的绿色不仅美化了村庄,更为村庄带来了生态红利。去年,全村获得公益林补偿费33.48万元,而每年获得白溪水库风景管理局的生态旅游分红达到16万元。“这些生态红利催生了村民的生态自觉,原本脏、乱、差的生活陋习,破坏山体生态环境的行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丁红星说,里天河村正在“金山银山”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宽。(宁海县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