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领跑者”美术展昨天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28.04.2015  08:24

    5件巨幅画作展现60位劳模风采

    中国美院老中青画家集体创作哪怕一条领带都反映生活真实

    上世纪90年代的劳模代表

    昨天,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集体创作的“时代领跑者”美术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上的五件巨幅画作,集中展现了全国60位劳模的精神风采。

    王进喜、邓稼先、常香玉、邓亚萍……一幅幅巨大的画作,以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为线索,清晰地展示出劳模与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展览将持续到5月6日。

    这个创作项目被列入中国文联2014年“中国梦”主题创作重点支持项目。去年,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受中国文联及全国总工会委托,担当了创作重任。

    这个历时一年、数易其稿的文艺工程作品,皆出自中国美术学院老中青三代画家之手。五件巨幅画作,以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为领军人物,集结了中国美院副院长王赞、油画系主任杨参军、油画系副主任孙景刚、中国画系教授吴宪生、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何红舟等名家,以及一大批中国美院的中青年创作骨干,组建五个创作团队合作完成。

    这五件巨幅画作分别为三幅2m×8m油画、一幅2m×8m国画、一幅2m×16m国画,劳模们依次出现其中。每一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背后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

    王赞带领的创作小组成员有顾迎庆、花俊、黄骏,负责绘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英模形象。在构图上,他们采用了大弧度的构图方式。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以中心位置英模形象偏小、两边英模形象偏大的方式,保证了每一位英模形象都能够得到充分展示。

    吴宪生带队的国画小组,有吴冠华、韩京磊、李鹏参与完成。他们采用了绣像式的绘画模式,摒弃一切背景颜色及其他附加之物,把关注点全部投射在人物的塑造上。画中人物基本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劳模代表。

    比如,在画服装时,艺术家们尊重事实的同时,融入艺术的再创造,小到一条领带、一条围巾的颜色都是在劳模照片中出现过的。就拿邓亚萍和常香玉来说,她们都身穿红色系服装,但这两种红色又有着细微的差别。邓亚萍的红是一种中国红,鲜艳耀眼,象征着她在运动场上的活力激情;常香玉的红是一种夕阳红,沉着内敛,配合她端庄的体态,展现了“人民艺术家”的和蔼可亲。

    而在杨参军带领的小组中,人员有周小松、黄庆等,他们的作品是上世纪50年代的劳模形象。在红色的大背景上,展示了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产业工人,包括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等9位劳模形象。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丁剑锋 记者 郑琳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