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纪委提醒: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当心微信红包背后的腐败

01.03.2015  13:18

你抢到多少红包?”羊年春节,最火的话题不是春晚明星,而是火爆的手机“抢红包”。一片欢乐中,有人发出疑问,是不是存在打着“微信红包”幌子的不法行贿行为?

对此,杭州市纪委态度明确:

根据相关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私营企业主、与行使职权有关的个人微信红包的,事实上是一种变相的收礼或者受贿行为,如果金额累计到一定程度,将视事实的性质和情节,追究相应的党政纪责任。

2014年9月,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做客中纪委官网时,就已明确表示,中纪委已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列入“反四风”查处范围。杭州市纪委随后也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等新问题的发现和查处。

对于今年春节彻底火了的“抢红包”,市纪委昨日通过“廉洁杭州”官方微博发文提醒:

“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发红包、收红包、抢红包欢乐之际,要把握尺度,防止变味。避免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私营企业主、与行使职权有关个人的微信红包,避免上下级之间以微信红包形式拜年问候,避免收受红包金额多次累积积少成多,触犯党政纪的相关规定,防止穿上微信红包“隐身衣”的礼金礼卡,注重廉洁自律;避免上班时间,沉迷微信,耽误工作,触犯工作纪律。”

昨天,市纪委还通报了春节前八项规定专项督查的相关情况。

自去年11月下旬起至2015年春节前,杭州派出10个督查组,对13个区县(市)和27家市直部门进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专项督查。截至目前,专项督查工作已全部完成。据不完全统计,10个督查组实地督查了100家单位,共发现问题49个。

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吴凤莲介绍,此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一、国内公务的接待不够规范,比如有的单位公务接待报销凭证不全,有的单位违规提供烟酒;

二、财务管理上不够规范,比如有的单位外出考察开支以旅行社发票入账;

三、有违规发放补贴的现象,主要是个别村巧立名目违规发放奖金补贴的问题;

四、有些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比如有的单位公车用于上下班接送领导,有的单位执行制度“一刀切”,员工福利费年终有大量结余。

接下来我们将督促各地各单位,加大对发现问题整改的力度,对于涉嫌违纪的,做出严肃处理,有些典型的问题要进行公开的通报曝光。”吴凤莲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应圆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