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会101项科技成果拍卖逾1.5亿 最高拍到1100万元

29.04.2016  23:32

4月28日,2016年浙江省春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在浙江科技大市场举行。此次春拍,共有103项科技成果参与竞价(拍卖),总起拍价为1.0525亿元,其中70项为省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31项为省内外企业的科技成果,1项为个人的科技成果,1项为海外(日本)科技成果。

目前,浙江省已举办30余场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省级竞价(拍卖)会已经成功举办6届,累计成交634项,金额11.6亿元。

据统计,前5届成交的521个项目中,已有204项成功实现产业化,新增销售额88.16亿元、利税5.67亿元。

竞价(拍卖)会上,浙江省科技厅首次面向全国张榜招贤,发布了23个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20个企业技术难题。这些项目和难题,既代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浙江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为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团队积极参与揭榜挂帅,省科技厅将对中标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按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扶持;对于竞得企业技术难题的项目,列入网上技术市场产业化补助项目立项扶持。

据省科技厅副厅长章一文介绍,张榜招贤和竞价(拍卖),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拉高标杆,补齐短板”的具体举措,是实现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实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今后,张榜招贤活动将会持续举行,科技成果竞价(拍卖)通过行业专场竞拍、区域专场竞拍,逐步实现了“季季拍”常态化运行。

其中,西装定制一体化MTM系统起拍价为500万元,现场引发多位竞拍者的激烈争抢。最后以600万元竞得本项科技成果的陈晓敏告诉记者,其公司夏梦·意杰服饰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参加科技竞拍,600万元符合他们的心理价位。

西装定制一体化MTM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方面的软件系统建设成果,是从下单到中间流程跟进,到版型和设计,再到初步销售的整体系统。 

这些年很多国内的服装企业都在转型期,传统的加工型企业靠人工成本或者生产密集已经难以带动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一个新的突破。”陈晓敏说,西装高级定制是其企业发展的新方向,这次技术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突破,下半年预计会上马这方面的项目,预期会有上千万元的利润。

当日,“基于幼教产品的VR/AR虚拟现实增强技术”也是竞拍激烈,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洪辉坤连续举牌三次,价格从280万元升至320万,最终拿下了这项技术。

浙江华旭早期从事印刷业,如今转型进军幼教书籍领域。洪辉坤就告诉记者,受国内外经济和政策因素影响,很多印刷企业关停,还有一部分走上了转型升级的路子,华旭就是转型升级的那批企业之一。企业自主研发了AR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另外企业还拥有了23项专利。

这次竞拍的技术,是对原有技术的很好补充。”洪辉坤介绍,320万元的技术投入,一旦产业化后,每年至少带来超过2000万元的产值。

来自浙江省科技大市场的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省春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共征集到参拍项目139个,审查未通过或确认取消的30个,经公告的项目109个,最终有103项科技成果上拍,上拍项目数量同比有较大增加(增长27%,去年春拍81个)。全省共240多家企业参加竞拍,最终成交101项科技成果,总起拍价1.0525亿元,成交金额为1.50367亿元,总溢价率42.87%。

成交金额最高的科技成果“新药银黄丸技术”,最终以1100万元的价格由浙江圣博康药业有限公司竞得;溢价最大的科技成果“大处理量环保除尘器”,溢价率达960%,项目从10万元起拍,最终以106万元的价格由浙江大森亚环保有限公司竞得。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表示,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既满足了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双向需求,同时也符合浙江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浙江科技成果交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我们并不满足于现状,未来还要增加竞拍的频次,更大程度满足浙江乃至全国的科技成果创新转化需求,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资料来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