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两个音乐家在杭州大剧院光芒四射

03.04.2016  11:02

  旅美钢琴家田佳鑫穿着一条水蓝色的曳地长裙,径直走向舞台上那架黑色斯坦威钢琴。她并不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姑娘,有趣的是,这个身材魁梧的青年钢琴家在演奏时需要不停地擦汗,可是当她双手在黑白键上跳动时却是如此灵动,宛若跳芭蕾一般。

  昨晚,伴随着四月清明的第一场雨,杭州爱乐乐团2015-2016音乐季“完全马勒”系列音乐会第3场《巨人的对话——从莫扎特到马勒》在杭州大剧院亮相。音乐会上半场的主场是两个85后年轻人,85后的助理指挥洪音,以及同样85后的钢琴演奏家田佳鑫。

  这个出生于北京音乐世家的女孩,尽管3岁开始学琴,但很特别的是,和其他琴童就读音乐附小、附中再进入音乐学院不同,田佳鑫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以文化课业繁重闻名的重点学校就读,这也让她的音乐道路上增加了不少书卷气。据说在享誉世界的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就读第一学年时,为了不再让父母负担学费,她便每天早上最早去学校琴房,晚上琴房关门后就睡在大堂的长椅上,午餐就是几片面包,就这样坚持拿到全额奖学金以及生活费。

  如今,这个年轻的姑娘已经多次在世界顶级的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的艾莉丝·图利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4年她还被列入施坦威艺术家名录。美国主流电视媒体FOX 5曾评论:“她是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之一。

  在洪音的执棒下,田佳鑫首度与杭州爱乐合作的作品便是莫扎特的《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这是莫扎特维也纳时期的钢琴协奏曲中,最优雅细致、最富有想象力的创作。“田佳鑫作为一位青年钢琴家,对莫扎特作品能够演绎到如此细致入微,实属青年钢琴家中少有,大部分青年艺术家喜好庞大而复杂的作品,以展示自己高超的技术及惊人的爆发力,但此次莫扎特21号协奏曲虽时长不长,但个中细节并非容易把握,尤其是与乐队合作方面,她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及优秀的台风。”洪音的评价非常中肯。

  下半场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则继续完成杭州爱乐在本乐季演奏五部马勒作品的决心。《第一交响曲》的原标题为《泰坦》,是根据德国浪漫派诗人保罗的同名诗而命名。泰坦是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天神乌拉纽斯和地神盖娅所生的六男六女,因此也称为《巨人》。这首交响曲作于1888年,马勒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任指挥之时,1889年由马勒本人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以“交响诗”名义首演,现在它已是马勒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要执棒如此重要的一部作品,青年指挥洪音在备感心力交瘁之余,依旧坚持选择了背谱指挥演出。“其实这也是作为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不单是专业上,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能够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另外此曲中圆号声部需要七名演奏员,如此庞大的铜管声部配置再加上全曲结束前圆号全部起立演奏,也保证了这首交响曲第四乐章众赞歌部分的力量惊人。

  在音乐会开场前,洪音还透露4月—6月期间,杭州大剧院将推出“千张门票做公益,我请G20工作人员看演出”活动,邀请G20一线工作人员免费欣赏杭州爱乐乐团的交响音乐会。昨晚的音乐会,大剧院就邀请了景区管委会(园文局)微笑服务厅的100名青年志愿者免费观看演出。据悉,4月9日晚,杭州爱乐将由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杨洋执棒,与美籍韩裔小提琴演奏家莎拉·张合作上演《弦上精灵》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