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乐学院(筹)举办杰克•波蒂跨文化研讨会

18.12.2015  12:20

  12月15日上午,浙江音乐学院(筹)携手浙江音乐家协会,新西兰驻北京大使馆、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新西兰音乐学院、新西兰音乐中心联合举办的“二十世纪后民族主义作曲家杰克•波蒂跨文化音乐作品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筹)正式开幕,拉开了为期3天的音乐学术交流的序幕。

  这是一次来自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国内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学系相关专家、学者、青年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国际性盛会。研讨会围绕迻译作曲技术(Transcription in composition)、跨文化作曲(Cross-culture Composition)和后民族主义(Post-nationalism in composition)三个音乐学和作曲界关注的学术主题展开,通过研讨会、音乐会、影片展播三种形式,全面了解作曲家杰克•波蒂的跨文化音乐作品,旨在促进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音乐交流与融合,推动我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杰克•波蒂是新西兰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被美国“Other mind音乐节”评论为“一位隐藏在惠灵顿的二十世纪伟大作曲家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中国并深入到西南内陆对当地的民间音乐进行收集、研究,创作了大量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歌剧《艾黎》、 弦乐四重奏《朗歌》、声乐作品《五首摇篮曲》等。

  近年来,他多次到中国,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著名音乐学府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了作品音乐会。今年5月,杰克•波蒂过世,留给世人宝贵的音乐财富。

  本次研讨会以杰克•波蒂的跨文化音乐作品为中心,通过论文交流、学术研讨和作品音乐会等环节,深入探究跨文化音乐创作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加强了浙江音乐学院(筹)与海内外音乐院校、文艺乐团、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