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靠什么“消灭”淡季? 创新,不断的创新

17.12.2014  14:01

  “行进浙江·精彩故事”主题采访活动,已于日前启动。
  我们将用真实具体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讲述浙江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讲述最精彩的浙江故事,展示浙江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

   人物故事:他们靠什么逆势而上?
  这两天,杭州巨星科技公司已经做完了今年大部分的出口订单,不过,公司副总裁王伟毅和其他班子成员们并没有闲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对2015年的大订单进行筛选,并着手制定起了明年的战略方向。
  不论外部形势如何,这家公司似乎从来没有淡旺季。这家位于江干区科技经济园的民营企业,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五大五金工具制造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了21.7亿元的营业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达15%左右,利润率增长超过20%。
  “公司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王伟毅说,不断研发新产品是他们每年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公司今年研发的一款专利产品‘零度棘轮扳手’,工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几乎可以在零角度的情况下拧螺丝,而同类产品能做到10度-15度就已经很不错了。”王伟毅说,这款扳手一面世就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20多美元一套的产品,到目前已经销售63万多套。
  “外国大企业对产品的标准很严,但是如果能达到要求,这些公司就会给出千万美元级别的大订单。
  王伟毅说,今年上半年,巨星接到了某美国工具巨头企业1000多万美元的订单,产品是一种木工夹具。虽然只是市面上常见的小工具,不过对方要求近乎苛刻。一开始,由于热处理技术达不到要求,研发的多款产品都被对方否决了。
  为这款产品,巨星科技花了3个多月进行了技术攻关,“原材料换了10多种,工艺换了四五种,产品终于达到了对方满意的夹合力和坚固度。”王伟毅说,拿下这个订单的同时,这款产品也进入量产阶段。正是这次技术壁垒的突破,让这款产品成为了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一种。

   外贸稳增:浙江民营企业唱主角
  虽然目前大环境并不理想,不过浙江今年的外贸进出口依然稳步向上。根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在出口商品中,家具、塑料制品和灯具出口速度比较快。1-11月,浙江省出口家具、塑料制品和灯具分别达到554.7亿元、442.5亿元和325.5亿元,同比增长12.6%、23.2%和42.8%。
  正如巨星科技一样,浙江的民营企业成为拉动全省出口的主力军。前11个月,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8%,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01.9%。
  义乌小商品是今年浙江出口中另一个亮点,1-11月出口义乌小商品1060.4亿元,同比增长达26.8%。
  杭州海关统计处葛一波科长说,在当前形势下,浙江进出口企业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通过产业升级来提升外贸竞争力。“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相对低迷,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会,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为海外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要进一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整合优质资源为我所用。

   【记者手记】
  创新无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梳理浙江进出口企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大环境处于低迷的大背景下,勇于创新,敢于革新的企业,无疑比那些墨守成规、“吃老本”的企业,更能赢得先机,在市场洪流中逆势而上。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浙江的民营企业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这两年浙江经济的主题是“转型升级”,这次,它们又一次走在了前头。
  不过,在国内市场“抄袭”、“山寨”盛行,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当下,自主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企业有长远目光,耐得住寂寞,真正将锤炼产品的品质作为极致追求的目标,唯有如此,生产的产品才能拿到外面去赢得认同,赢取市场。(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