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其实是“混血儿”

31.08.2015  05:51

元青花的历史地位很高,但明朝成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才跟周杰伦歌里唱的一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提起中国风就想到它

韩剧为了塑造励志姐,总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比如《大长今》,吹得韩餐、韩医神乎其神,还有一部讲陶瓷女工的《火之女神井儿》,萌妹子女主的厉害,恨不能甩开大明朝顶尖制瓷工匠八条街。总算有点自知之明的是,不管“火之女神”多厉害,她也有终极烦恼,始终调不出中国瓷器上那种像蓝宝石一样的颜料。这种颜料,就是青花。

如今,青花瓷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国风符号。最近在上海龙美术馆,也有一件非常特别的青花瓷——“康熙青花万寿尊”霸气展出。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制作青花瓷所用的颜料,一开始也全靠进口。关于青花瓷的变迁与发展,听听中国美院陶艺系主任戴雨享怎么说。文 余夕雯

一件瓷器

康熙青花万寿尊

当时大臣们“众筹”给康熙皇帝的生日礼物。

康熙皇帝六十大寿(1713年),普天同庆的“万寿节”。一道喜庆的圣旨下来了:凡65岁以上的老人,无论官民,都可以到京城的畅春园参加盛大生日派对,20岁以下的皇子皇孙、宗室子孙还要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这就是“千叟宴”了。

那么,给皇帝庆生祝寿,送点什么礼物好?既得送心头好,又要突显档次表心意。于是,前来赴宴的大臣们就商量,集资给皇帝定制一个近一米高的“青花万寿大尊”,密密麻麻,写了足足一万个“寿”字,字形还没有重复的,圆形、三角形,甚至还有绘制成蟠桃和小山形状的,都是吉祥的寓意。

这就是“康熙青花万寿尊”的由来。这件康熙皇帝十分中意的生日礼物,来自2013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当时被龙美术馆以6450万港元收入囊中。

一种颜料

钴蓝

蒙古人将这种波斯颜料和工艺引入。浮梁瓷局,是当时设在景德镇的全国唯一瓷业管理机构,专为皇家服务烧制宫廷用青花瓷。

从青花万寿尊说到青花。青花最盛行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元代。公元13世纪,蒙古铁骑那是很勇猛的存在,他们踏遍了欧亚大陆,攻占了一座叫尼沙布尔的小城,地理位置在今天伊朗东北马什哈德以西。

攻占城池之后,蒙古人发现了一群波斯工匠,他们烧制的陶器虽然看起来有点粗糙,器形也简单,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在适当火候烧造下可以呈现蓝宝石般鲜艳的色泽,这种颜料叫作钴蓝,当时只有波斯工匠掌握它的工艺。现在一些清真寺里,也常可以看到这种颜料绘制的图案。

精明的商人们也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他们观察到,在信奉伊斯兰教的西亚和中东,古兰经禁止人们使用金银餐具,但富人还是希望用上精美昂贵的碗碟吃饭,所以景德镇出品的青花瓷的市场就来了——器物胎质坚韧,器形可以烧成西亚人惯用的大盘大碗,这种宝蓝色的器皿比金银器就要低调多了,古兰经也是许可的。于是,在元代最后几十年间,西亚商人和景德镇窑主就联手展开了一项贸易史上空前的商业活动,他们把大量的钴蓝料从八千公里外的波斯向东运往中国,接着,为阿拉伯顾客定制的青花瓷器再向西销往中东市场,双方获得巨额利润。

所以元青花在历史上地位不可取代,撇开工艺不说,它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当今国际上,元青花保藏最多的地方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和伊朗国立考古博物馆。此外,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以及西亚、非洲、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出土了元青花瓷器,可见当时中国瓷器制作业的繁荣。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