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三级联动实现小“村晚”、大舞台格局

04.01.2016  08:35

  2015年5月28日,丽水乡村春晚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项目。青田县因势利导,将乡村春晚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推动,目前已形成市、县、乡三级文化大联动格局,有效助推小“村晚”走向大舞台。

   一是向市级 借东风 ,有效利用市级资源。 依托《丽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计划(2015-2017)》政策实施,起草县《村晚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步骤。选派春晚特色村村长携本村“民星”、精品节目,在全市舞台上现场“斗宝”,大力传播本村“村晚文化”。深入实施丽水市公共文化讲师、乡村文化艺术骨干“四个100”人才培育工程(每年培训100名艺术骨干、100名村晚民星、100名村晚导演、100名村晚主持)、百台特色乡村春晚联建工程。2015年培育公共文化讲师2名、艺术骨干11名、特色人才30余名,共培育乡村春晚38台,演出71场次。

   二是县级唱 空城计 ,发动全员下乡帮扶。 青田县连续出台了《青田县艺术骨干与特色乡村春晚创建村结对帮扶联建实施方案》《“四个一”帮扶协议》《2016年“乡村春晚”培育实施方案》等政策帮扶文件,下派大量文艺工作者辅导、筹备乡村春晚,筛选十位艺术骨干与十个特色村晚创建村结对帮扶、签订协议,实现了艺术骨干与乡村春晚的一对一落实。组织本地词曲作者开展文化礼堂村歌创作采风系列活动,2015全年为文化礼堂所在村创作村歌18首,累计创作37首,具有浓郁家乡情怀的村歌增强了“村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各界文艺爱好者、文化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村晚”活动,为“乡村春晚”培育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村级促“群英会”,掀起全民参与热潮。 在内容上,体现农民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独具地方特色的青田鱼灯、百鸟灯等非遗项目,以农民自编自演形式多样的节目为主。在形式上,除了借助传统媒介传播外,更加注重新传媒的使用,如山口镇山口村“村晚”,首次实现了网络同步直播、微信现场报道,使海外华侨游子共庆欢乐。在规模上,以“村晚”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人气,如小舟山村“村晚”将“我们一起过小年”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村晚”演出营造节日氛围,吸引了包括浙江影视频道在内,多家电视台、纸质媒体的参与。2015年全县由“村晚”带动的演出活动达71场次,吸引游客近1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