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大美 文化有担当

26.01.2016  10:48

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西宁站现场

  

欢乐乡村”巡回演出

  

老百姓在数字“文化方舱”内体验最新的文化科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作为一个省直部门,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民巷胡同的青海省文化馆的办公场所几乎可用“寒酸”来形容:周边布满小饭馆和拆迁房,一栋灰色的四层楼,2271平方米的办公面积挤挤挨挨,传达室前的空地也堆满了成摞的书,更别说那旧楼梯、老窗户、水泥地……馆里的老人们说,这楼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已使用了40多年。

  建筑老到掉渣,环境艰苦可见一斑。但如果到馆里各部门串一遭便可以发现,里面的人活力四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忙碌,因为总有人进出,馆长颜宗成办公室的门几乎全天都开着,单位人少事多……忙碌后的收获也有目共睹,多年绸缪,老房子里生成的思想造就了名扬四海的青海“花儿”品牌,培育出多民族融洽相处、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十二五”期间,这里的人捧得各类奖项94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7个,省部级奖项3个,厅级奖项4个。省文化馆党支部被青海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标兵”荣誉称号,连续6年被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评为“优秀班子”。在全国纪念“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20周年表彰大会上,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被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评为全省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机制的创新、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基层群众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大山深处、雪域高原上的百姓享受到国家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手段的创新,让青海省文化馆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中声名鹊起。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中,文化部评估组专家对青海省文化馆做出如此评价:硬件太差,软件过硬;工作扎实,引领、示范作用突出;殚精竭虑,文化活动不落东部,富有特色;改革管理走在全国前列,达到等级馆必备条件。

  创新机制,开创公共文化建设新局面

  盼了许久,朵红终于等来了2015年的年假,加起来小一个月时间,朵红计划把和家人丢失的团聚时光补回来。可这份悠闲持续了没两天便戛然而止,理由简单却无法拒绝:每年元旦、春节和夏秋两季是群文活动最多、最集中,也是群文干部最忙的时候。今年,全省各地积极响应中宣部号召开展的纪念“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20周年活动,馆里缺人手。二话没说,朵红收拾好心情,便又和同仁们活跃在群文事业一线。“过年是最忙的,各地都想拿出一台好节目热热闹闹过年,纷纷向文化馆请求支援。好几年年三十家里包饺子,而我和同事们还在百公里外的村子忙活,今年想必也是如此,都习惯了。”朵红说。

  “机制创新,强化服务,开创新局,有为显能”是青海省文化馆全力推进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多年来,省文化馆领导班子积极探索,确立了“引领、示范、创新、发展”的办馆理念,大胆推行“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管理机制,在业务干部中,实施把群文干部的社会责任和业务技能有效结合起来的“7+2”“6+2”“5+2”工程(即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业务干部每年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策划、组织、辅导、参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文活动7次,结合本人的专业完成2个培训班的培训任务,以此类推),经过几年完善,已成为推动群文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2015年,青海省文化馆业务干部基层辅导的时间达1300多天,人均80天,最多的达到134天。朵红是中级职称,任务为“6+2”,但他说,部门里即便初级职称的人,参与的群文活动和培训业务也早超过“7+2”的数量了。2015年,他参与组织策划活动数十次,在基层开展工作70多天。“有时一去就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和群众同锅吃饭,睡一个炕头,他们都特朴实。”回忆起乡下的日子,朵红觉得很充实。

  在开展服务上,青海省文化馆积极推行“双级联动,服务基层”工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坚持每年和基层文化馆(站)签订帮扶协议,本着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开展什么样的服务,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帮扶,就开展什么样的扶持的原则,几年里,省文化馆采取主办、联办、协办等形式开展传统文化讲座,20个班(次)的700余名小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法制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和开展法制宣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单位、进社区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宣讲,着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通过举办社火、舞蹈、器乐、美术、合唱、舞蹈、刺绣、服饰表演、音响操作等培训,加大对基层的服务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各级文化馆业务干部650人次,文艺团队骨干2000余人次、农(牧)民群众5000余人次、青少年3000余人次、花儿歌手600余人次、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400余人次。

  在开展活动方面,青海省文化馆倡导和推行“多级联动,共享共赢,社会活动社会办”的工作理念,举办大、中、小型各类文艺演出千余场。在拓展服务领域上,通过持续举办高雅艺术“五进”(进军营、社区、工地、农村、学校)活动、青海省“魅力校园”才艺大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不断把服务延伸到新领域。2015年,省文化馆和青海省警官学院签订文化帮扶协议,把服务延伸到了高等院校;深入青海省女子监狱和青海省建新监狱,开展未成年和女子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并挂牌成立“青海省文化馆建新监狱心声艺术团”和“青海省文化馆女子监狱新路艺术团”,在狱内开设葫芦丝二级考试考点,这也是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等级考试首次在青海省监狱内设置考点。

  国家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以来,青海省文化馆采取“请上来”集中培训的方式,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库专家每年对全省各级文化馆(站)长进行文化政策解读、典范活动点评,组织策划文化活动能力方面的培训;对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分门别类进行提升业务技能的培训,并按照专人专档、定岗选人的办法进行管理;对全省优秀文艺团队骨干进行提升编创、组织开展活动能力方面的培训;对文化能人采取“请上来展示,走出去学习,拿回来创新”的办法进行培训。三种模式加强了对区域性工作的指导、帮扶,起到了省馆应有的龙头和孵化作用。同时,这些方法和机制与省里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免费开放工作有序对接,把有限的资金捆绑起来统筹安排,用小钱办了大事,办出了效率。

  品牌引领,力求文化惠民最高效

  时值隆冬,滴水成冰,高原上的青海格外热闹,“欢天喜地过大年”2016年“双节”送文化下乡活动正在海东市、西宁市、海北州的10个县火热展开,“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以文化人,用爱暖心”的主题特别醒目,“贺春迎新”文艺巡演、“抓住瞬间 留下美好”、送喜赐福、“过把瘾”、潇洒过大年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文化部推广的数字“文化方舱”,吸引了不少群众争相体验。“今年的‘两节’活动由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统领,有力推动了全省送文化下乡活动省、市(州)、县三级联动,新的服务手段很给力。”颜宗成表示。

  说起依托文化馆阵地开展服务,省文化馆下属的黄河民族乐团、爱乐合唱团、红兴花儿艺术团等8支品牌团队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容小觑。其中,红兴花儿艺术团每年深入青海各地、甘肃邻近青海的部分县(市)村(镇),走乡串村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00余场,近40万群众受益。“每年年底考核中,对基层团队的辅导、帮扶就占了很重要一块。其实,这么多年跑基层,我们也不把这当任务了,对百姓有感情了,有什么新想法了就下去看看,大家一起进步。”河湟情曲艺团团长商秀梅坦言,“青海的平弦、民间小调、方言小品很受群众欢迎。除了传承老曲老调,我们也会根据当地的新鲜事和新变化编成新作品,教给曲艺爱好者传唱。”据统计,这8支团队每年面向社会、基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唱活动400余场,近百万群众受益。

  说起青海的文化品牌,最让馆员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花儿被誉为西部民歌之魂,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是花儿的故乡,传唱历史悠久,传唱民族、曲令众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渊源。由青海省文化馆倾心打造的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历经12年打磨,如今已从当初的“灰姑娘”华丽转身成为尊贵“公主”,每年活动期间近百万群众参与,成为一项民心工程,不仅实现了花儿艺术的传承,还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成为花儿歌手兴业致富的载体。这项活动创办12年来得到西北五省(区)歌手的积极响应,延伸到除玉树、果洛外的全省各地,还走进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同胞也成为传唱花儿的新力量,出现了11个民族同台传唱花儿的喜人景象。2015年,在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的推动下,花儿演唱活动跃上了新的台阶,出现了丝绸之路上国内五省(区)歌手和中亚地区的东干族歌手联袂演唱花儿的场景。2013年该项活动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2015年7月23日CCTV-1在黄金时段还对花儿演唱会的主会场活动进行了报道。

  以花儿兴业的互助县白毡帽花儿艺术团团长杨全旭10年前还是一个东奔西走的打工仔,每月只挣1000多块的辛苦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今他靠传唱花儿每年有20多万元收入,还依托花儿传唱活动办起了集住宿、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企业。为此,杨全旭表示:“唱花儿能发家致富,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要好好感谢省文化馆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他们给我们指了一条好路。”“这些年省文化馆年年对我们培训,领我们到新疆、天津、广东演出,对我们帮助很大,提高了水平,开阔了眼界,也挣到了钱。”放羊娃出身的红兴花儿艺术团团长李国全如是说。他带领的团队常年奔波在青海、甘肃的村(镇),走乡串村每年为群众演出200余场,成为花儿艺术的传播者。

  花儿演唱会结束后,青海已有了浓浓凉意,但遍布全省各地的“百姓舞台”却引来不少观众驻足。每年9月至10月底的“欢乐乡村”巡演活动接棒装扮起百姓的文化生活。活动创建4年来,累计行程1.2万多公里,演出100余场,让笑声遍布全省18个县135个村镇。2013年,该活动被文化部列为当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可以说,由青海省文化馆打造的八大文化品牌在全省织起了一张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的大网:“魅力校园”才艺大赛把文化服务送到了校园,高雅艺术“五进”系列活动把文化关怀送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群文干部业务技能大赛则成为一线文化干部展示风采、提升水平的平台……

  如果说青海省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用“能折腾”的精神创造了红红火火的群文局面,那在省文化馆《群文天地》和《藏族民俗文化》编辑部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却用安静的力量传播着青海文化的火种。《藏族民俗文化》是全国创刊最早、影响较大的藏文通俗文艺期刊,1981年创刊的藏文版的《藏族民俗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最开始只是纯文学读物,一度也做过民间文学,后来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最终成为研究藏族民俗文化的专刊。这本刊物以免费赠阅的形式发放到青海省各级党政部门、藏族村(社)、各大中专院校和国内五大藏区党政部门、科研机构,并发行到14个国家和地区,免费赠阅数量达到8000册。”青海省文化馆党支部书记、《藏族民俗文化》常务副主编桑太本介绍。2012年,《藏族民俗文化》副主编侃本带着这本刊物走进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研讨会。“那天研讨会本来只请了50多人,结果一下子来了130多人,原本半小时的演讲也延长到45分钟。”侃本回忆,“组委会也疑惑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的演讲怎会如此受欢迎,一打听才知道国外非常认同青海西宁过来的藏族专家,想通过现场介绍了解藏族的民俗文化。”不仅如此,第二天,侃本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纽约美国国会图书馆做客。“我去了才知道,在他们图书馆东亚馆,一期不落地收藏着我们编辑出版的这本刊物,听他们讲,其中很多都是从国外找到的,可见这本刊物的影响力之大。”另一本刊物《群文天地》的主编张永涛则兴奋地透露,2009年,《群文天地》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北方优秀期刊。

  “送、种”并举,夯实文化惠民根基

  “送文化下乡只能满足群众一时的需求,‘送’‘种’并举,才能夯实文化惠民的根基。”颜宗成强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青海省文化馆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以目标责任的形式,责成馆属8支团队在基层建立了3支帮扶团队,并为24支“草根”文艺团队量身创作了一系列贴近当地百姓生活、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文艺节目。一年下来,8支团队和他们帮扶的24支团队面向基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38场。

  爱乐合唱团是青海省最优秀的群文合唱团队之一,团里年龄最大的队员80多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多次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各类赛事活动,并赴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西北音乐节上,这支团队又捧回金杯。“前几年,我们合唱团主要在省里的大型活动及对外交流的场合演出。而在不少偏远地区,百姓对合唱的认识几乎为零。”爱乐合唱团团长、艺术总监索南公保回忆,“2013年我到循化县清音合唱团去的时候他们都快解散了,团员大部分不识谱,最主要就是缺少有专业技能的老师指导。”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后,索南公保担负起了帮扶这支团队的任务。两年里,在管好自己团队的同时,挤出时间赴循化开展帮扶工作,一边向队员普及合唱常识,一边从他们熟悉的曲目下手辅导,并积极创造条件和爱乐合唱团互动,带他们参加省里的合唱比赛。如今,这支合唱团不仅演唱水平上去了,人心也齐了。为便于随时帮扶指导,还建立了微信群。经过两年多的磨练,目前这支团队已成为基层优秀合唱团队,2015年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中老年金夕年华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为了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增强农牧区文化自身造血功能,2015年,省文化馆利用“双级联动,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与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有效对接,全年为“草根”艺术家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培训人数近2000。“省文化馆从2004年起和丹麻镇建立了帮扶关系,十几年里人力、物力上全力帮扶、指导我们开展文化活动,赠送演出服、音响、乐器的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实现了‘文化兴镇’。现在全镇17个村,村村有文艺演出团队,一村一品,我们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镇’。”说起省文化馆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帮扶,丹麻镇文化中心主任安生海内心充满感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青海省文化馆用《花儿的春天》音乐会迎接了新年的到来。今年夏天,当花儿再次唱响的时候,坐落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南侧的8000平方米的文化馆新馆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硬件将足够硬,软件实力也将更加强大。在省文化馆领导班子的规划里,新馆要有新面貌、新追求、新成绩,要成为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培训基地和全省数字文化馆信息发展交流中心。为了使新馆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位有为,近期,青海省文化馆和全省六州两市签订了“8+1”联盟战略框架协议,全省联动共同打造文化品牌,实现专家资源共享,促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