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系”成浙江创业大军第五系

13.01.2017  07:03

为帮助青年更好地创业创新,2014年1月,由团省委批准设立的浙江青年创业学院(以下简称青创学院)正式揭牌。日前,青创学院迎来了自己的3周岁生日,并对外发布了《2016浙江省双创蓝皮书》,蓝皮书中盘点了500家青创学院深度服务过的企业创业数据,对浙江省万余名大学生青年双创群体的创业创新现状做了剖析,通过实地走访各个高校的创业学院、众创空间,最终给出若干建议对策。

报告显示:

浙江省内创业者平均年纪36岁

据悉,本次调查面向全省38所本科类院校和4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的近万名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发现,我省有86%的大学生对在校创业持积极态度,同时有40%的大学生有创业创新的想法,有3%已经踏上创业路上。

我省是中国双创大军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报告显示:我省新设企业法定代表人平均年龄为36岁,40岁以下占比超65%。也就是说,80后、90后和大学生青年群体将逐步成为我省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力量。

从创业目的来看,大学生创业多为创造价值和自我实现,其比例远超过赚钱、做生意;从创业地点来看,有43%的大学生表示会选择回乡创业,其中高职高专的学生回乡意愿高于本科院校;从创业项目来看,电商、食品、餐饮、农业、O2O是大学生创业的前五个意向领域;从创业资金来看,83%的大学生曾参与过本校的双创社群,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56%的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低于1万元,大部分来源于自己赚钱和家人资助。

蓝皮书对在杭高校重创空间也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在杭高校均已筹建创业学院,85%的高校已建有创业园,90%以上的高校都设有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者对于众创空间最大的诉求集中在:配套基金,资本对接,创业导师三个方面;发展痛点:发展内驱动力普遍较弱,缺乏专业专职运营师资,合作运营模式仍需探索,创业服务链条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归口过多。

另外,蓝皮书还调查了500个创业者年龄在40岁以下的浙江创业企业样本,发现创业者本科学历以上占了87%,研究生以上占31%,呈现出较高的素质,其中36%是创次创业,连续创业2次以上的占64%;这些创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文娱体育、本地生活和教育五大领域,历时三年下来,尚还在运营中的占76%,死亡率24%。

报告最后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出台政策指引创业教育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化众创空间与高校融合;加强高校创业导师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跨校创新创业人才深度交流。

创业就是生活

青创学院让创业者互相交流

天生热爱创业,创业是我的生活,从高中开始就有做创业者的梦想,大学毕业以后,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创业大军。”IT大咖说创始人蒋奇飞喜欢面对各类挑战,喜欢拥抱不确定性。他眼中的创业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事情做到极致。

正是基于对创业的特别热爱,蒋奇飞的创业经历十分丰富:IT职业教育创业老兵,混沌大学早期会员,2003年创办博学教育,2010年创办Offichina,2015年创办大数据CN自媒体,目前正在创办ITGeGe知识共享社区,IT大咖说知识分享平台。

IT大咖说是一个用户与大咖联接的平台,让大咖们通过直播、点播,收费、免费等的形式在平台上进行传播,从而让知识自由地流通、传播,让程序员、工程师不再因为时间、费用而不能参加各类技术大会而烦恼。”蒋奇飞兴奋地介绍着自己目前正在深耕的创业项目。

然而,他的成功转型不得不提到青创学院。“我是是青创学院2期的学员,当时,互联网冲击着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我也正在思考怎么转型升级。”2015年,蒋奇飞到处接触各类学习的机会,报了多个培训班学习,青创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我觉得青创学院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创业社群,让我们这些创业者可以相互交流成长,不再孤单,众人前行走得更好更远。”蒋飞齐说。

创业不能“裸奔

接力浙商”创业社群应运而生

与蒋飞齐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青创学院8期学员、物高科技创始人张小聪。从大数据监测到软件开发,从通信系统到电梯智能,张小聪一直专注于提高设备安全性。

就像电梯不能‘裸奔’一样,创业者也不能‘裸奔’,而是需要智慧和安全保护的。”张小聪觉得,除了时机和责任、眼光、坚持、自信等个人素质,创业者在成功路上还需要很多支持,于是他与蒋奇飞等人一同发起了“接力浙商”。“之所以发起‘接力浙商’,也是希望已经有成功经验的老一辈浙商可以在新生代浙商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雨’一样的帮助,无论是从技术、资金,还是从方法上,希望‘接力浙商’这个社群能够为进入平台的创业者保驾护航。

“‘接力浙商’隶属于青创系当中的加速系,是由我们青创学院联合青创学院知名校友及社会各界青年领袖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青年浙商社群。”据薛华介绍,“接力浙商”以“传承浙商精神,接力浙江经济”为使命,接力浙商深耕区域,聚焦行业,与全省各地市青年企业家群体长效联动,致力于培养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青年浙商领军人物。

据统计,三年来,青创学院依托于团省委的指导,累计举办教学系列活动百余场,培养新生代创业者近500名,孵化项目估值350亿,拥有超过3000余名创业社群,覆盖超过万名大学生双创生力军。青创学院从面向大学生的“梦想系”,到初创期的“孵化系”,再到步入高速成长期的“加速系”,统称“青创系”,与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交织成长,成为了浙江创业创新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郑茜茜 文 蔡郦 制图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