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趋严万能险急刹车 险资大幅减持多只个股

19.03.2017  07:02

  

商报记者 方薇

  在监管部门对人身险业务和中短存续期产品做出规范和限制后,为保险投资提供“弹药”的万能险受到了波及。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发生过20多次的举牌,涉及16家上市公司,但这些举牌中都未再现险资身影。与此同时,险资举牌概念股还面临被抛售的风险,尤其是已公告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

  持续披露的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东阿阿胶、华东医药、澳洋顺昌、深圳惠程、兰生股份、天虹商场等多只个股在2016年第四季度遭到了险资的大幅减持,减持金额均超过亿元。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险企投资将更趋于理性,举牌会收敛,而万能险未来业务规模将严重缩水。

  退出17股十大股东行列

  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当中,共计有75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了保险机构的身影,合计持有的保险机构为104家(含重复)。上述保险机构的合计持股数量为9.64亿股。

  被持有数量最多的是易尚展示,中融人寿旗下的传统保险产品、万能险等三个产品以及太平人寿旗下的团险分红均有涉及。

  从持仓市值来看,保险机构持有的东阿阿胶、华东医药市值分别达到了10.88亿元和10.12亿元,位居前两位。不过,这两家公司第四季度均遭到了险资的大幅减持,减持股份数量分别达到了748万股和705万股。

  随着监管趋向严格,举牌的主力军保险资金明显减持多只个股,甚至不少完全消失在十大股东之列。3月9日晚东阿阿胶发布2016年年报,尽管公司业绩优异,2016年实现净利润18.52亿元,同比增长14%,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但前海人寿还是退出了东阿阿胶十大股东之列。

  2016年年报中,如此类险资退出A股十大股东之列的频现,其中三季度有一家或以上险资产品持有,在四季度全部退出的个股也不少。Wind统计数据显示,相对于三季度来看,有17只个股里险资持股全部退出十大股东之列。以三季度持股来算,合计被险资持有2.67亿股,三季度末市值可达21.41亿元。而险资部分退出或减持的个股则更多,可见减持乃至清仓迹象明显。

  新进个股偏好中小创

  在减持和清仓一些个股的同时,险资也在换股调仓。

  中国中冶、欣旺达、地发股份和中航资本等遭到了保险机构的大幅增持。2016年第四季度,保险机构新进入了2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之列。其中,持仓市值较大的分别有齐翔腾达、节能风电、网宿科技等,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创业板企业。

  从保险机构的情况来看,已经披露的年报显示,目前共有56只保险产品持有A股股票,持股市值较高的产品分别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这两只产品的持股市值均接近10亿元。剔除新进公司的名单之后,保险机构对于其余51家上市公司的持仓市值从上一期的124亿元下降至114亿元,持股数量整体减少了1294万股。

  从险资持仓的行业来看,仍然保持了对于医药行业的高度偏好。报告期险资持仓的前三位分别为东阿阿胶、华东医药和华润三九,均属于大医药产业。有分析认为,这或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确定的成长性。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改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快速推进,卫生总费用的投入也将延续快速增长趋势,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关。此外,回顾美股和A股,医药生物板块皆为长牛板块,牛股辈出。

  从持股市盈率来看,中低估值仍然是险资首选,上述75家上市公司中,有47家PE(2017E)的市盈率在40倍以下。而从上述75只个股的市值规模来看,保险资金主要倾向于选择市值适中的企业。上述75只个股的平均流通市值为130亿元,其中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就有45只。

  万能险急刹车显现后遗症

  此前险资作为资本市场的举牌主力军,一举一动皆受关注,如今却风光不再。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发生过20多次的举牌,涉及16家上市公司,但这些举牌中都未再现险资身影。

  究其原因,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大有关系。从2017年1月的开门红业务情况来看,险企转型之旅仍然艰难。与去年主推万能险产品不同,今年大部分中小险企开门红主打偏保障型的产品,如分红型年金和分红型两全产品。但没有万能险高预定利率的吸引,中小险企开门红销售出现大幅下滑。

  除了销售额大幅下降,中小险企还面临着现金流压力。中金公司分析认为,目前中小型险企依赖持续大量的销售来兑付到期和退保的存量保单。为了保证销售额,即便投资出现亏损,保险公司也会兑现此前销售的高预定收益率产品。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一旦万能险的增速放缓或者退保大量出现,现金流压力会陡增。

  另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保户储金总规模很难超过2万亿元,现金流风险将出现在2018-2020年,净赎回的额度将在每年200亿元以上,是公司1倍到2倍的净资产规模。为应对未来的流动性压力,各险企也在积极做准备。富德生命人寿在2016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指出,由于新业务签单保费急剧下降,仅为上年度的20%,极大地增加了现金流压力,为维持公司现金流,富德生命人寿表示将提前退出非战略性持有的项目,以满足公司现金流需求。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3.8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63%;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

  险企或通过减持获得资金

  目前,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进行财务投资,并对财务投资、战略投资等做出严格的限制。

  “险资举牌概念股将面临被抛售风险,尤其是已公告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浙商证券分析认为,面临保费净流出的险资,为了保持权益投资比例不超过保监会要求的30%的监管红线,会在过了禁售期以后抛售一部分股票来应对现金流风险。

  为规范股东出资行为,监管层目前严厉打击保险资金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同时,明确了不得入股的资金类型,比如以保险公司存款或其他资产为质押获取的资金;以保险公司投资信托计划、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获取有关资金。如此一来,没有持续出资能力的股东很有可能在监管趋严、规模缩水之时黯然离去。

  一位保险专家指出,未来险企投资将更趋于理性,举牌将会收敛,注重蓝筹市场的价值投资。“万能险未来业务规模将严重缩水,一方面会通过减持变现来应对阶段性出现的兑现问题,另一方面将调整投资方向,很有可能通过减持获得充裕的资金来进行灵活操作。

  2016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从投资端、负债端、股权结构上多次出台政策加强险资监管,引导险资回归保障与价值属性。不过,监管文件并非限制险资权益投资,而是引导权益投资长期化、价值化,以匹配保险资金的长期性、保障型,防范资产负债错配和偿付能力风险。

  多位保险行业人士在谈到保险业发展及保险资金运用时,均认为保险应该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业务为主,短期理财类业务为辅;其次,保险资金运用应以固定收益类为主,股权、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业务为辅;最后,股权投资应以财务投资为主,以战略投资为辅。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方薇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