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现实需要

24.10.2015  06:58

    23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同时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是继今年8月25日之后两个月内央行第二次打出“双降”组合拳。专家表示,央行此次政策出台体现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综合考量,有利于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为稳增长调结构

    创造良好货币环境

    “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2015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三季度GDP从一、二季度的7%回落至6.9%。

    “我国PPI连续43个月负增长,创下历史新低,有必要释放流动性,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CPI同比上涨1.6%,物价整体水平较低,为基准利率下调打开了通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在调整分化,复苏动力不足。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爬坡过坎”关键阶段。今年以来,长期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0.3%,增速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1个和5.8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挑战仍然比较严峻。双降是为稳增长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保证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助于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于缓解经济下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需要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下一步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继续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条件。央行将继续密切监测经济和物价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促进更多资金

    投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银行调整优化了定向降准的标准。与以往通常额外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同,此次央行宣布“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这加大了对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体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机结合。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后的定向降准标准主要考虑了金融机构符合宏观审慎经营的情况、“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及存量占比的情况,也综合考虑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等情况,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

    据了解,在此前的6次定向降准中,按家数计算累计已有97%的金融机构享受了定向降准政策,在激励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样一来,不论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服务小微和三农的积极性会更高,调整后政策显得更精准,也防止此前由于机构限制而出现降准政策‘一刀切’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定向降准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标准,强化正向激励,继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