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和陌生人可以谈人生理想,千万别谈钱

26.11.2014  18:23
      昨天、前天、大前天,连续3天,每天都有群众走进建设派出所报案,均是被诈骗,人均被骗数千元。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信件诈骗,成了令3名受害人上当的“”,目前建设派出所已立案侦查。这3名受骗人的经历是前车之鉴,请大家谨防。


  诈骗一:被网上广告“钓鱼
  小梅(化名)是“剁手党”,酷爱网上购物,一直希望有张可以透支的信用卡。

  几天前,她在某网站上看到一个“办理平安银行信用卡”的悬浮广告窗,便点击进入(诈骗网址http://url.cn/JWQDw8),上面留了一个联系电话。小梅拨打该电话咨询,对方满口允诺说信用卡可以很快办好,但是信用卡邮寄给小梅后,需要4500元才能激活使用。小梅一听,心有疑虑,对方马上说,4500元钱只是用来激活,还是存在信用卡内的,公司并不会将这笔钱私吞。结果可想而知,天真的小梅通过支付宝往对方账号汇款,随后就收到了一条来自“平安银行”的短信,短信中说以6212开头的信用卡户主为小梅,且已被激活。

  昨天,小梅收到了对方邮寄过来的信用卡,到平安银行一查询,发现卡是假的,她愤然报了警。

  诈骗二:被电话“福利”蛊惑

  “您好,林先生,现公司大力支持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应优惠政策,您一年前购买的奇瑞汽车现有一笔3000元的国家补贴可以领取,请问您是否需要领取?”知道你姓什么,还知道你家买了什么车,这样就可以相信了吗?NO!但林先生却被这个电话骗走5000多元。

  24日上午11时,林先生接到一个来自“奇瑞公司李小姐”的电话,听说可以领购车补贴,他喜上眉梢,这笔钱正好用来交车险啊。他没有多想,立即听从李小姐指示,到斜西街某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20分钟后,他收到银行短信提醒,卡上的5868元被划走了。

  林先生这才知道被骗,打李小姐电话无人接听直至关机。

  诈骗三:被“中奖”信件引诱

  23日,小王也是气愤地走进建设派出所,“”给他的奔驰轿车连影子都没看到,自己6000元倒打了水漂。

  “”起一封信,信上小王的名字、地址准确无误,里面是一张来自某韩国公司的刮奖券,刮开一看他大喜过望,自己赫然中了二等奖,奖品为一辆奔驰轿车。信里还有详尽的兑奖说明,以及光鲜的“国家彩票管理中心”红色印章。

  小王深信不疑,这个“大馅饼”让他兴奋不已,当即拨打了兑奖查询专线,按对方要求,小王立马将身份证和奖券复印件传真给了对方。不过,领取奔驰轿车之前,小王应先汇6000元手续费。“大奔”眼看到手,这点“小钱”小王觉得小意思,毫不犹豫就去ATM机上汇了款。令他气愤的是,兑奖专线竟然坚称没有收到他汇的钱,让他再汇一次,小王这才醒悟这是个骗局。


  □民警提醒

  临近年尾,各类诈骗更加疯狂,虽然新闻媒体不断披露各类骗术,警方也常常做防范宣传,但仍然有市民上当受骗。许多受害者并非连一点点的防范意识都没有,他们更多的是怀揣侥幸心理,贪便宜,最终步入骗子设下的圈套。各类骗术层出不穷,请大家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什么渠道的信息,但凡涉及钱,除非跟你很熟,否则不轻信、不汇款;如果实在太诱惑,汇款前请先咨询工商、消协、公安等部门,核实其真伪;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