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闭儿童点亮心灯 杭州自闭症儿童基金筹款42万

03.04.2017  02:40

图为“关心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成立仪式现场。活动主办方提供

  中新浙江网4月2日电 (徐瀚文)4月1日,在第10个“世界自闭症日”即将到来之际,由浙江省关心桥教育公益基金会主办、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承办的“大手牵小手放飞星希望”关注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上,在现场数十个自闭症患儿家庭的见证下,“关心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宣告成立,基金首期捐赠42万元(人民币,下同),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心灯。

  自闭症患儿又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这个诗意的名字背后却饱含自闭症患者家庭的焦虑与生存压力。

  据统计,当前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有条件接受系统治疗的则不足10%。

  前不久,一篇关于“15岁自闭症少年之死”之死的报道,使自闭症群体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实生活中,除了被报道的少年,不少自闭症儿童由于无法得到系统治疗,丧失了普通人最根本的语言行为和学习能力,从而无法独立生活、融入社会。

  “这样的事例非常触动我们,我们这些从业人员希望能够贡献一点力量,体现医疗机构的责任心。”复旦儿童医院总经理吴少钦说,基于这样的理由,4月1日,浙江省关心桥公益基金会联合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共同发起了“关心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旨在帮助自闭症家庭以及抽动症、多动症等发育行为障碍儿童。

  据悉,基金首期捐赠42万元,将用于对1-16周岁的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发育迟缓等发育行为的疾病患儿的援助,帮助其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我们希望借助基金会的力量,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爱心援助活动中来。”吴少钦介绍,目前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已聘请美国儿童教育博士后高致娟、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陈兆文、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晓华等权威专家,为患儿提供系统化诊疗服务。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儿科专家陈虹提到,大多数人对于自闭症的认知仍停留在它的字面解释上,甚至把自闭症与智力残疾等同起来。一些家长仍然忽视对自闭症的诊断,认为孩子只是发育比较迟缓,等到孩子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自闭症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期是三岁之前,倾向和轻度自闭症患者在通过积极地干预之后会有极大地进步。”陈虹说。

  “早筛查,早干预是自闭症康复的关键所在。”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感统培训特聘专家高致娟同样认为,自闭症需要提早预防,不光是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普通民众也要接受正确教育,了解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家长会扮演重要的角色,需要长期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今天活动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家长,让他们能够成为家庭治疗师,与社会的教育相结合,从而帮助到更多的自闭症小朋友。”吴少钦说,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现已落地自闭症筛查活动,在孩子被确诊之后,医院的专业康复训练专家将对患儿引入现有的训练、干预体系。“通过引进专家,我们希望打造一支在自闭症领域可以胜任的优异团队,然后再通过他们去训练更多的家长与康复训练师,为社会增添一份力量。”吴少钦说。(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浙江网